蛮方积烟雾,日午气始开。
梨桃摇天风,引客上北台。
众山西南趋,中峰独东回。
迤左削一厓,俯瞰绿万堆。
值此春雨馀,山泉响如雷。
飞旆过北林,饥乌巳惊猜。
半道值戌楼,复有画角催。
阴寒中人深,屡剔衣上苔。
稍休下前山,呼童剪蒿莱。
【注释】
过三重堰上岭:经过三重堰的山路登上岭顶。三重堰,位于今四川宜宾市西南,是长江支流南溪江上的一座大坝。岭,山岭。
蛮方积烟雾,日午气始开:南方的山谷中弥漫着雾气,到了中午阳光照耀,天气才逐渐放晴。蛮方,南方边地,指蜀地(今四川)。积烟雾,指浓密的雾气。方,地方。烟,指雾气。午,指中午。气始开,天气放晴。
梨桃摇天风,引客上北台:梨花桃花在春风中摇曳,吸引游客登北台观赏。梨、桃,泛指春花。摇,随风摆动。天风,指春风。北台,山巅的凉亭,供游人观景。
众山西南趋,中峰独东回:群山都向西南方向聚拢,唯独中间的山峰向东延伸。趋,聚集。中峰,中间的山峰。
迤左削一厓,俯瞰绿万堆:左边有一道陡峭的悬崖,俯瞰四周绿色的山峰如万堆。迤左,左边。峭崖,陡峻的山崖。
值此春雨馀,山泉响如雷:正逢春雨过后余晖,山泉声如雷鸣。值此,正逢这时。值,恰逢。馀,残余的。
飞旆过北林,饥乌巳惊猜:疾驰而过的旌旗飘进北林,饥饿的乌鸦已经惊慌不已。飞旆,指飞驰的旌旗。
半道值戌楼,复有画角催:行到半路遇到戌楼,又听到了号角的声音催人前行。值,遇到。
阴寒中人深,屡剔衣上苔:在阴暗寒冷的山路上行走,衣服上长满了青苔需要多次擦拭。阴寒,阴暗寒冷。
稍休下前山,呼童剪蒿莱:稍作休息下山来,叫童子割去蒿草。稍休,稍作休息。下前山,下山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山游览时所见的景色以及所感的心情。诗的开头四句描写的是诗人登山时所看到的景色,中间八句则是诗人登北台时的感受,最后四句则描写了诗人下山时的情景。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