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黔灵山,望子万峰底。
知君升党岭,梦远亦千里。
山能隔面不隔心,一月不断瑶华音。
官闲一室开常早,虎迹讶多人迹少。
使君句好谁能讴,高吟祇凭石点头。
怪来诗札霉如许,道远闻经普安雨。
我时宴客开华堂,发函先掷冯侍郎。
侍郎读诗笑语我,屈宋衙官何不可。
东南宾从萃一时,更拓北牖哦君诗。
八行莫讶诗笺皱,入坐荷香可同嗅。
三更客去益朗吟,凉月正堕层波心。
倦来复忆南荒守,索米还家得之否。
书成烛跋赘一言,蛮府参军我诗友。
【注释】
黔灵山:位于今广东省深圳市,为粤中名山之一。
万峰底:形容群峰环绕,地势高峻。
党岭:即鼎湖山,在广东肇庆市东北,因山上有“鼎湖”,故得此名。
隔面不隔心:虽然山水阻隔,但心与心相通。
一月不断瑶华音:形容声音清越悦耳。
虎迹:指老虎走过的地方,此处比喻官印。
石点头:形容吟咏之声低沉,如同石头点头一般。
怪来诗札:指诗人写给张太守的信札很多。
普安雨:指普安县(治所在今四川雅安)的普降春雨。
华堂:《诗经·小雅·鹿鸣》中有“宴尔朋酒,陈我旨酒,维彼南山”之句。这里指宴会之地。
冯侍郎:冯道,字可道,唐代冯翊人,曾任侍郎,故称。
屈宋衙官:指屈原和宋玉,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
北牖:指北方窗牖。
三更客去:夜深之时客人离去。
蛮府参军:指作者任广西桂林郡守时所招纳的文士。
书成烛跋:指书稿完成,在蜡烛上题字。
蛮府参军:指作者任广西桂林郡守时所招纳的文士。
【赏析】
《郑州倅锟自永丰寄近作百篇乞为点定因率成长句题后并寄张太守凤枝》,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我从黔灵山,望子万峰底。知君升党岭,梦远亦千里。”意思是说,我从黔灵山上眺望着万峰之巅,知道你登上了党岭,那距离就更加遥远了。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登高望远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山能隔面不隔心,一月不断瑶华音。”意思是说,虽然山水相隔,但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情。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颈联“官闲一室开常早,虎迹讶多人迹少。”意思是说,我的官位虽然空闲,但是我早早地打开了窗户,而你却很少来访,让我感到惊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孤独生活以及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使君句好谁能讴,高吟祇凭石点头。”意思是说,你的诗句很好,但是没有人能够吟诵出来,我只能依靠石点头来表达我对诗句的感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自身才学不足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又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