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三日西南行,山果愈美溪鱼腥。
出门忘挈种树经,灵橘百树疑冬青。
水花茫茫亦登陆,一顷寒芦杂修竹。
山危不平心转平,马上睡起知身轻。

【注释】

渡周溪入山:从周溪渡河进入山林。

沿山:沿着山路行走。

三日:三天的行程。

西南行:往西南方向走。

忘挈种树经:忘记了携带植树的工具。

灵橘百树:灵秀的橘子有一百棵。

疑冬青:像冬天的青松一样,指坚韧不屈。

水花茫茫亦登陆:水花弥漫也登上陆地。

一顷寒芦杂修竹:一段寒冷的芦草和参差不齐的竹子。

山危不平心转平:山势险峻,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

马上睡起知身轻:骑马赶路,醒来时感到身体轻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江南名胜古迹后,于某年(具体年份不详)所写。诗中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了作者一路游览的情景,描绘了江南山水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首句“渡周溪入山”,点明主题。接着,作者详细地描绘了自己的游历经历。首先,他沿着山路走了三天的路程,然后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山谷。在这里,他看到山上的果树更加茂盛,而溪中的鱼也更加鲜美。这里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

第二句“出门忘挈种树经”,描述了作者在欣赏风景时,忘记了携带植树工具的情况。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相反,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希望永远保留这些美好的记忆。

第三句“灵橘百树疑冬青”,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风景。这里的橘子树上挂满了果实,就像冬天的青松一样挺拔。这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深眷恋和喜爱之情。

第四句“水花茫茫亦登陆”,描绘了作者在山谷中行走时,看到的一片汪洋大海的景象。虽然身处水中,但作者依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使得他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五句“一顷寒芦杂修竹”,继续描绘了山谷中的景色。这里的芦草和竹子相互交错,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种自然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一句“山危不平心转平”和“马上睡起知身轻”,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变化。原本因为山路险峻而感到不安的心情,在看到美丽的风景后逐渐平息了下来。同时,骑马赶路的经历也让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变得轻松起来。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使得他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