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云已遮,去路山复塞。
山禽亦分界,飞不妄南北。
惟愁山外事,传到此山侧。
预戒五尺童,不延山外客。

【注释】

扺洋川书院 其一:在四川合江县城西北。

来路云已遮:指从远处来的云雾已经遮住了去路。

去路山复塞:指去往的路被山峦阻隔不通。

山禽亦分界:指山中的飞禽也分辨出界限,不随意南北飞。

惟:只。

愁:担忧。

传到:传达,传来。

此:这里。

预戒:预先告诫。

五尺童:小孩。

不延:不让,不邀请。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于嘉庆五年(1790年)春至次年夏间游四川合江的扺洋川书院时所作。首二句写景,三、四两句写情,五、六两句写事。诗中“预戒”、“不延”二字,道出了作者对山外客的戒备心理。全诗写得平白如话,而意蕴却深长,耐人品味。

诗的开头两句“来路云已遮,去路山复塞”,写诗人来到目的地后所看到的景象:只见从远处来的云雾遮住了去路,通往目的地的道路又被山峦所阻塞。这两句诗以写景开篇,为下文抒情蓄势。

诗人由眼前的景观生发联想,进而联想到自己的内心感受。“山禽亦分界,飞不妄南北”,“山禽”即山林中的鸟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中的鸟儿也能分辨出界限,它们不会随意地飞向南飞北。诗人通过写鸟儿的行为,巧妙地比喻自己的处境与心情。

紧承第二句“分界”,第三句“不妄南北”之后,第四句“惟愁山外事,传到此山侧”顺势而来,写出了诗人对外界事务的担心与忧虑。这里的关键词“愁”和“传”,不仅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而且透露出他对外界事务的关注与在意。

最后一句“预戒五尺童,不延山外客”则是诗人对于外来客人的态度及处理方式的说明。这里的关键词“预戒”和“不延”,表明了诗人对待外来客人的谨慎态度和防范意识。

整首诗语言平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结构简洁紧凑,但意境深远含蓄。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心情和复杂的思想,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