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观音岩,月出断厓口。
棱棱纸声碎,壁上蜥蜴走。
海风吹幡竿,石冷坐偏久。
夜半扶月归,清辉腻人手。
【注释】
观音厓:指观音岩,位于江西庐山西北的一处悬崖绝壁。
楞棱:形容声音清脆。
蜥蜴:一种爬行动物,此处比喻石上苔藓。
海风:指从海上吹来的凉风。
幡竿:旗杆,即旗子上的绳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夜中观赏自然美景的情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第一句“我来观音岩”,交代了诗人来到观音岩的目的。观音岩是诗人游览的地方,诗人来此是为了欣赏观音岩的美景。
第二句“月出断厓口”,描述了月亮从悬崖峭壁的缺口处升起,照亮了四周的环境。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水般洒在崖壁上的景象。
第三句“棱棱纸声碎”,用“棱棱”来形容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如同碎纸片一样飘落。这里诗人以风为画笔,将风声化作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四句“壁上蜥蜴走”,描绘了壁上的蜥蜴被风声惊醒,开始活动起来。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生物的活力与生机。
第五句“海风吹幡竿,石冷坐偏久”,描绘了海风吹拂着旗杆,使得石头感到寒冷,从而让诗人在岩石上久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时间的珍惜。
第六句“夜半扶月归,清辉腻人手”,诗人在夜晚时分扶着月亮返回,月光洒在手上,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月亮的亲密接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译文】
我来到观音岩,看到月亮从悬崖峭壁的缺口处升起。
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如同碎纸片般飘落,壁上的蜥蜴也被惊醒了。
海风吹拂着旗杆,使石头感到寒冷而让诗人久坐。
我在夜晚时分扶着月亮返回,月光洒在手上给人清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