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出户虫不鸣,山鬼一足深宵行。
人头鱼身惯窥户,见惯不怪心能平。
昨来酷暑刚三夕,读得好书盈一尺。
邻翁最喜文字交,夜半煮酒来相邀。
【注释】
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并招小饮:山斋是诗人的住所;冒、寿衢是诗人的朋友;小饮,即设宴款待;
书声出户虫不鸣:书声出屋外,所以没有虫子叫;
山鬼一足深宵行:深宵即深夜,有一只山鬼,只有一只脚;
人头鱼身惯窥户:人头鱼身的人经常窥视着窗户,意思是有人喜欢偷看书;
见惯不怪心能平:看多了,习惯了,心里也就平静了;
昨来酷暑刚三夕:昨晚酷热的天气才过了三个晚上;
读得好书盈一尺:读的书很多,堆得像一尺高;
邻翁最喜文字交:邻居最喜欢和读书人交朋友;
夜半煮酒来相邀:晚上半夜时,他煮酒来邀请我。
【赏析】
诗题“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并招小饮”中“访”字说明诗人去冒鸣茹寿衢家访问朋友,“招”字说明主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小饮”则表明这次拜访只是小酌几杯,没有什么深谈,但主人的热情却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句写诗人来到朋友家后的情景。“书声出户虫不鸣”。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篇八句,除第一句点题外,其他各句都对仗工稳,音韵和谐,意境幽深。其中“山鬼一足深宵行”一句用典,语意超脱;“见惯不怪心能平”,又写出了与友人相聚时心情之愉悦。
第二句“人头鱼身惯窥户”。“人头鱼身”,指自己。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说自己就像一只善于偷窥的鱼。“窥户”,本指从窗外向屋里张望,这里借指偷听别人谈话。这两句诗,既表现出诗人在朋友家受到热情款待的愉悦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善于观察、思维敏捷的聪明才智。第三四句“昔来酷暑刚三夕,读得好书盈一尺。”“昨来”二字照应题目中的“访”,“读”是“访”的目的,也是“访”的内容之一,因此紧接下去就写“读”。这里的“好书”指的是朋友送给他的书,“盈”字表示多的意思。这两句说:昨天晚上天气炎热,只有三个晚上时间,而读的书已经像一尺高了。这两句既说明了诗人读书勤奋刻苦,也表明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第五六句“邻翁最喜文字交,夜半煮酒来相邀。”最后两句是写与冒鸣茹寿衢的会面。“夜半煮酒”是说冒先生在深夜里煮酒招待诗人,“相邀”二字表明了冒先生的热情,同时也表明了作者与冒先生的交往非常融洽。
这首诗以对话体写成,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友好关系。前四句交代了来访的原因及与主人的交谈内容;五六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主人热情接待的感激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离开朋友家时的情形。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