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去后七百五十年,平山堂下仍复开宾筵。
醉翁生日重理醉翁操,欲使醉翁心迹一一传人间。
醉翁十年二十年,孤露踪迹殊可怜。
父书读罢母垂涕,窆骨尚未营新阡。
卅年四十年,醉翁作直臣。
彝陵滁州两迁谪,身纵可屈眉仍伸。
几年作词臣,几年作循吏。
治平至和中,遂尔登政地。
醉翁文笔世莫俦,超轶六代直接韩潮州。
远不识柳开,近不数穆修。
醉翁志节尤峥嵘,手挈正士归明廷。
是时青苗免役新法尚未行,洛党蜀党亦未交相倾。
醉翁居朝端,一世仰作范。
仁宗朝相不下数十人,公也独参韩富范。
醉翁勋业又如此,一世如公几人耳。
醉翁吟,吟一篇。
惜乏沈夫子,亦无杜彬琵琶皮作弦。
醉翁操,操土风。
此曲依约来滁中,当时坡翁及涪翁。
门生后进诗笔纵极工,若论文福一一皆输公。

这首诗是宋代文忠公欧阳修在庆历五年(1045)六月二十一日为他的父亲欧阳晔庆祝生日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欧阳修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父亲崇高品德的赞美。

诗句:

醉翁去后七百五十年,平山堂下仍复开宾筵。

译文:

自从醉翁欧阳修离世后,已经过去了七百五十年,如今在平山堂下重新开设了宴会。

注释:

七百五十年:指的是从醉翁欧阳修离世到现在的时间,即公元863年。

平山堂: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欧阳修的故居。

宾筵:指宾客聚会的地方,这里指的是庆贺欧阳修的生日的宴会。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诗人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欧阳修离世后的七百五十年,并指出现在又在平山堂下重新开设了宴会。这样的时间跨度,既展现了历史的漫长,也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描绘醉翁欧阳修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他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地过着孤独的生活,但他的精神却始终不渝;他的母亲读到父亲的书后,流下了眼泪,而他则还未为自己找到新的墓地;他曾三次迁任官职,尽管身陷困境,但仍然坚守自己的立场。这些描述都体现了醉翁欧阳修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然后八句,诗人转向对醉翁欧阳修政治生涯的回顾。他在仁宗朝担任宰相期间,与数十位官员共事,但唯独他与韩富范最为亲近。他的功勋业绩如此卓越,以至于在那个时代,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人并不多见。这反映了醉翁欧阳修在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地位。

最后四句,诗人以“吟”和“操”为主题,分别描述了醉翁欧阳修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才华。他虽然缺乏像沈子期、杜仲甫那样优秀的乐师来演奏琵琶曲,但他依然能够创作出美妙的诗歌。同时,他也善于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吟一篇”和“操作土风”都是形容醉翁欧阳修在文学和音乐方面的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醉翁欧阳修生活、工作和政治成就的详细描绘,展现了他的伟大品质和卓越成就。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