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东南风不止,倒卷沧溟入扬子。
顺流一叶不得下,断渡先从象山始。
一客既去不得来,一客留滞仍难回。
松寥阁小一无事,饱看雪浪飞千堆。
回头却忆瓜洲客,日日江楼看风色。
别来几日心眼客,清梦时与焦公通。
君不见波涛绕榻一万重,正好日试登山筇,时叱槛外巡江龙。
【译文】:
东南风不停,倒卷沧溟入扬子。
顺流一叶不得下,断渡先从象山始。
一客既去不得来,一客留滞仍难回。
松寥阁小一无事,饱看雪浪飞千堆。
回头却忆瓜洲客,日日江楼看风色。
别来几日心眼客,清梦时与焦公通。
君不见波涛绕榻一万重,正好日试登山筇,时叱槛外巡江龙。
【注释】:
曾都:即今湖北黄冈市。转燠:转寒为暖。诸宾客约以廿六日至焦山见访闻至瓜洲阻风二日尚不得渡作此戏柬:诸位朋友约定在二十六日到焦山拜访我,可是到了瓜洲却遇上了风浪不能过江。我写这首诗给各位朋友。
七日:二十七日。东南风不止:东南风一直吹个不停,逆着水流方向。倒卷沧溟:指逆风吹动的波浪像大海一样被翻卷起来。沧溟:大海。扬子:扬子江,即长江在江苏镇江以下段。
顺流一叶不得下:顺着江流漂流的一只小船也难以驶下去。得下:能够下去。断渡:中断了的渡口。
象山:在江苏镇江东北,是扬子江上的一座小岛,也是古代有名的渡口。
一客既去不得来:一个客人已经走了,再也不能返回来了。一客:一人,指作者的朋友。留滞:停留。
松寥阁小一无事:松寥阁很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闲得无聊。松寥阁:在镇江北固亭旁,相传南朝齐武帝登北固亭眺望长江,感叹“松寥犹有恨”,遂命人在北固山上建一小阁,名松寥阁。松寥阁很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闲得无聊。
雪浪飞千堆:形容江面波涛汹涌澎湃的景象。雪浪:像积雪一样的波浪。
瓜洲:在今江苏镇江南。日日江楼看风色:天天在江边楼上观看江上风云变化的情况。
别来几日心心眼客:分别以来几天时间,心中牵挂着朋友,思念之情不断。
清梦时与焦公通:清静的梦中常常和焦山(焦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下)的和尚互通消息。
君不见波涛绕榻一万重,正好日试登山筇,时叱槛外巡江龙:你没有看见那波涛环绕着我的坐榻(案)一万重,正好可以乘着登山的竹杖登上山顶;时常大声呵斥着栏杆外的游龙(传说江中有龙守护江水)。君不见:你不要说,你要知道的话。
【赏析】:
《夜发分宁寄杜平仲》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八月十五日自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出发,经鄱阳湖、浔阳城至安徽当涂县的黄泥镇,又折向南京应天府(治所在今南京市)。途中因遇大风雨,船行受阻,诗人便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作者在黄泥镇与友人分手后,在船上所思之情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雄奇,情韵悠长。首联写舟人不顾顺风而行逆江而上,表现了诗人的倔强和不羁;颔联写出了诗人因逆流而滞留在岸边无法过江的苦闷心情;颈联写出了诗人在岸边观景时对友人的怀念;尾联则写诗人在黄泥镇与友人告别后独自在船上的惆怅之情。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寂寞、苦闷和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