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偃月,阁格天。
一堂一阁构造完,金瓯天下已不全。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偃月堂”是全诗的标题。首句“堂偃月”,写其形状;次句“阁格天”,写其建筑。“一堂一阁”指的就是这两座楼。作者在《偃月堂记》中说:“堂之高广,非以大也;而小则卑矣。”“卑”即低下,这里用来形容偃月堂的建筑位置,意谓它建在了山脚下,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显得低矮。
第二联“一堂一阁构造完,金瓯天下已不全。”的意思是:堂和阁都已经建造完了。但这样金瓯似的国家却已不存在。“堂”指朝廷,“阁”指官署或私宅,“金瓯”比喻国土。
【答案】
示例:
堂:指朝廷。
阁:指官署或私宅。
偃:低垂或伏下。
月:《诗经·小雅·正月》:“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汉书·礼乐志》:“日月若昆,列宿似舒。”这里的“月”都是月亮的意思。
格:通“格”,高大,雄伟。
榭:古代建筑的一种形式。无顶而四面有墙,开半圆形、三角形或方形的门,供人休息、眺望之用。本诗中的“阁”即指“榭”。
国:国家。
不全:不完全完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的感慨。前两句写偃月堂的位置很低矮,后两句写国家虽然有了这样的建筑,但是已经不完整了。诗人通过对这种反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