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等罪,案如铁。
张均张垍及希烈。
毕竟凝碧池,难恕王摩诘。
君不见,诗家可惜无鉴别,如何杜八哀,乃附郑三绝。
诗句释义
1 六等罪:这里“六等”可能指的是罪行的等级,通常用于法律术语,指不同严重程度的犯罪行为。这里的“罪”字,可以理解为对人或行为的不正当评价或指责。
案如铁:意味着这些罪行非常严重,像是用铁铸成一样坚硬不可摧毁。
张均张垍及希烈:这三人的名字,可能是历史上的人物。”张均”和“张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称呼,而“希烈”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物名称。他们与罪行相关,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上的行为被记录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毕竟凝碧池:这个短语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者事件的名称。在这里,它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或事件,与前文提到的罪行有关联。
难恕王摩诘:王摩诘(王维)是中国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这里的“难恕”表明这首诗在评论诗歌艺术时认为王维的某些作品难以接受,可能是因为它们与前文中提及的罪行不符。
君不见:这是一个古汉语感叹词,用来引起听者的注意。
诗家可惜无鉴别:这句话表达了对于诗歌界缺乏辨别力的看法,即诗歌中存在许多被认为是好的诗却因为其他原因而被贬低或误解的情况。
如何杜八哀:杜八哀是一首关于杜甫的诗歌,杜甫是中国唐朝的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这里的“如何”可能表示对某种情况的疑惑或不解。
乃附郑三绝:郑三绝可能是某个具体的人名,或者是某种特定的作品或风格的代名词。这里的“乃附”可能是指将某种元素与前文提到的罪行联系起来。
译文
六种罪行如同铁一样坚固,
张均张垍及希烈三人犯的罪。
终究无法原谅王摩诘的诗,
你难道不知道诗人们常常感到遗憾,
为何在杜甫的《八哀》中,
他却要附上郑三绝的诗句?赏析
这是一首以批评诗歌为主的诗歌,通过对六种罪行的描述,引出对诗歌艺术的评价。诗人认为诗歌应该具有鉴别力,能够分辨出好诗和坏诗的区别,但现实中诗歌界往往缺乏这种能力,导致一些优秀的诗歌被埋没或被误读。同时,诗人也指出了杜甫在其《八哀》中,却要附上郑三绝的诗句的现象,反映了对当时诗歌界状况的不满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