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扪壁壁忽崩,石顶裂穴藏枯僧。
穷冬移来暑复出,爱此云气时熏蒸。
幽崖无风日色断,贴屋惊看蛰虫满。
枯僧定后眼忽开,下视山空地轮转。
紫峰阁石龛作
几年前,我曾攀爬紫峰阁的石崖壁,突然发现石顶裂开一个洞穴,里面有一位枯瘦的老僧。
冬季的寒冷中,我从远处走来,突然觉得这里像夏天一样温暖,仿佛是老僧在向我打招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紫峰阁石龛的神奇景观。诗人几年前曾攀登紫峰阁,发现石顶裂开一洞穴,内有枯瘦老僧。冬天来时,诗人感觉这里如同夏日,仿佛老僧在欢迎他的到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紫峰阁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第二句“石顶裂穴藏枯僧”描述了紫峰阁石龛内的景象。这里的“裂穴”和“枯僧”都是对石龛内老僧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紫峰阁的独特魅力。
第三句“穷冬移来暑复出”进一步描绘了紫峰阁石龛的神奇之处。诗人从远处走来,突然发现这里像夏天一样温暖,仿佛老僧在欢迎他的到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紫峰阁的惊喜和赞叹之情。
第四句“爱此云气时熏蒸”继续描绘了紫峰阁石龛的神奇景象。这里的“云气时熏蒸”是指紫峰阁周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诗人喜爱这种氛围,仿佛能感受到老僧的存在。
第五句“幽崖无风日色断”描述了紫峰阁所在的山谷景色。这里的“幽崖”和“无风”都是对山谷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山谷的宁静和幽深。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第六句“贴屋惊看蛰虫满”则进一步描绘了紫峰阁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贴屋”和“惊看”都是对昆虫活动的描写,展示了昆虫在山谷中的活动状态。诗人被这种景象惊呆了,仿佛看到了一群小动物在山谷中欢快地跳跃。
最后一句“枯僧定后眼忽开,下视山空地轮转”则描绘了老僧的心态变化。这里的“枯僧定后”和“眼忽开”都是对老僧精神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老僧内心的平静和坚定。诗人向下看去,发现山谷中的景物在不断变化,仿佛大地在旋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僧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整首诗通过对紫峰阁石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