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龙兴及三世,高论六籍搜根株。
济南硕儒老犹在,遐算未断神疑输。
谁何作图貌奇古,牙齿剥落身须扶。
当时秦王厌章句,生也幸得逃其诛。
乾坤非常炙燔祸,灰烬尚欲生真儒。
峨峨执经门大夫,太常子弟秀者储。
《尚书大传》世有本,乃谓口授劳呫嚅。
千年此论出安国,更以隶佐亡蝌书。
我怀不以紫夺朱,兀兀起坐重披图。
还怜真本生已易,断篇何止将蒲姑。

”`

汉家龙兴及三世,高论六籍搜根株。 ——【注释】汉朝的兴起延续了三代,人们高谈深论《六经》之根本。

济南硕儒老犹在,遐算未断神疑输。 ——【注释】济南的著名学者仍然健在,他年高望重,但思考问题时仍显得有些迷茫和疑惑。

谁何作图貌奇古,牙齿剥落身须扶。 ——【注释】有人绘制出一幅画,描绘的是古代一位著名的学者,他的形象虽然奇特古老,但因为年事已高,需要扶着牙齿才能站立。

当时秦王厌章句,生也幸得逃其诛。 ——【注释】当时的秦王对繁琐的章句感到厌烦,而我(生者)有幸得以逃脱他的惩罚。

乾坤非常炙燔祸,灰烬尚欲生真儒。 ——【注释】天地间充满了因焚书而带来的灾难,但即使灰烬中仍可能孕育着真正的儒士。

峨峨执经门大夫,太常子弟秀者储。 ——《尚书大传》世有本,乃谓口授劳呫嚅。 千年此论出安国,更以隶佐亡蝌书。 ——【注释】威严的门大夫手持《尚书大传》,太常的子弟中有许多才俊之士。这部著作世代相传,被认为是孔子亲自讲授的记录。经过千年流传,它被安国学派所继承,甚至到了东汉时期,它的文字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

我怀不以紫夺朱,兀兀起坐重披图。 ——【注释】我心怀敬畏,不企图夺取别人的成果,而是默默地坐着重新翻阅那些珍贵的书籍图画。

还怜真本生已易,断篇何止将蒲姑。 ——【注释】对于那些已经失去原貌、仅存断篇的珍贵书籍,我深感惋惜。这些宝贵的文献不仅数量稀少,而且保存状态也极为脆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汪生彦和元人绘画二十幅的作品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视以及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古代学者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传统的维护。同时,诗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汪生彦和出元人画二十幅分赋其五 其二 伏生授书图是一首描绘古代学术传承与保护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古代学者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和学术传统的尊重与珍视。同时,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的抒发和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