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傍要离尺五坟,布衣七十甫名闻。
因题刺字摹秦篆,为爱尚书詈古文。
生世未尝知鲍谢,学徒差喜得芭棻。
阅音亭长今同调,一样嵚㟢不入群。

【诗句释义】

家傍要离尺五坟,布衣七十甫名闻。

因题刺字摹秦篆,为爱尚书詈古文。

生世未尝知鲍谢,学徒差喜得芭棻。

阅音亭长今同调,一样嵚㟢不入群。

【译文】

家旁是古代英雄要离的坟地,七十七岁时才名扬四海。

因为喜爱秦始皇的刻石文字,所以模仿他的字体;喜欢尚书的文字,所以骂他古文太浅显。

一生未曾了解鲍照、谢灵运,但是学生却很喜欢学习他们的文章。

如今阅音亭的亭长和我都是性情刚直的人,但我们的志向却各不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诗人对时政腐败不满和自身怀才未遇的愤懑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之情。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又有对友人才华的赞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首句“家傍要离尺五坟”中的“尺五”,指的是要离墓,要离是春秋时期鲁国著名刺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要离墓位于鲁国的都城附近,距离诗人的住所只有五丈之遥,因此称“家傍”。

第二句“布衣七十甫名闻”中的“七十”指的是诗人的年龄,四十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年纪已高,但诗人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四方。这里的“甫”是指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孔子曾评价自己的儿子孔鲤为“好学乐道,温良恭俭让”。

第三句“因题刺字摹秦篆”中的“刺字”指的是在身体上刺上字以记事。秦篆是秦国的文字,这里指代的是秦始皇的文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喜欢秦始皇的刻石文字,所以模仿他的字体。

第四句“为爱尚书詈古文”中的“尚书”指的是《尚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历史著作。这里指的是《尚书》中的一些文言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喜欢《尚书》中的文言文,所以骂它太浅显。

第五句“生世未尝知鲍谢,学徒差喜得芭菜”中的“生世”指的是自己出生的时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一生未曾了解鲍照、谢灵运等文人,但是学生却很喜欢学习他们的文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平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

第六句“阅音亭长今同调,一样嵚㟢不入群”中的“阅音亭长”指的是诗人的朋友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贻直,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今阅音亭的亭长和我都是性情刚直的人,但是我们的志向却各不相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朋友不同人生道路的理解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