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牍如山目已迷,趁闲偏欲逞篇题。
纵官刺史无千石,却学君卿有十妻。
好友总抛蛮嶂外,全家忆住小湖西。
何时共泛南归棹,卧听溪禽自在啼。

该诗共20句,每句都蕴含深刻的情感和意象。首先,“案牍如山目已迷”,形象地描绘了刺史繁忙的公务,使诗人目眩神迷。接着,“趁闲偏欲逞篇题”,表达了诗人在公务之余仍想创作的愿望,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情和执着。然而,“纵官刺史无千石”,意味着即使是官职再大,也难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然后,“却学君卿有十妻”则以对比的方式,讽刺了那些权贵的奢侈生活。最后,“何时共泛南归棹,卧听溪禽自在啼”,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归隐生活的向往,期待有一天能够像古代贤人一样,在小湖西侧安静地度过余生,聆听自然的声音,享受宁静的时光。

诗句释义如下:

案牍如山目已迷,纵官刺史无千石,却学君卿有十妻。

好友总抛蛮嶂外,全家忆住小湖西。

何时共泛南归棹,卧听溪禽自在啼。

译文如下:
屠绅的官职虽然不高,但他仍然沉迷于公务,案桌上堆满了文件,使他眼花缭乱。虽然他官居刺史,但并不富有,甚至不如一些官员,但他仍然想要效仿那些富有的官员,娶很多妻子。
屠绅的朋友总是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常常被他抛在一边,他们一家人都住在小湖的西边,过着平静的生活。每当他闲暇之时,他都希望能和朋友们一起泛舟湖上,一起欣赏美景、聆听鸟鸣,享受宁静的时光。然而,他却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只能躺在床上,静听着溪边的鸟儿自由自在地啼叫。
赏析如下:
这首诗以屠绅为主人公,通过描绘他沉迷于公务、追求财富、渴望朋友陪伴、向往家庭幸福等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屠绅人生境遇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案牍如山目已迷”,描绘了屠绅沉迷于公务的场景,案桌上堆满文件,使他眼花缭乱,无法自拔。这种状态反映出屠绅对于权力的追求和对于工作的执着。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迷茫和困惑。
次句“纵官刺史无千石,却学君卿有十妻”,则进一步揭示了屠绅的生活困境。虽然他是一个高官,但却并不富有,甚至不如一些官员。然而他仍然想要效仿那些富有的官员,娶很多妻子。这种行为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权力地位的追求。
第三句“好友总抛蛮嶂外”,则揭示了屠绅与朋友们的关系。他的朋友们总是被他的才华所吸引,常常被他抛在一边,他们一家人都住在小湖的西边,过着平静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家庭生活的向往。
尾句“何时共泛南归棹,卧听溪禽自在啼”,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他希望能和朋友们一起泛舟湖上,一起欣赏美景、聆听鸟鸣,享受宁静的时光。然而,他却不能实现这个愿望,只能躺在床上,静听着溪边的鸟儿自由自在地啼叫。这种情感既充满了无奈又蕴含着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屠绅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困境的关怀和对于理想人生的向往。同时,它也启示我们,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沉溺于现状,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