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川台址尚崚嶒,卜宅当时愧未曾。
君慕古人三不朽,我甘世事百无能。
牛腰卷轴传难必,马革功名谤已腾。
何似掩关长却扫,白头仍拥读书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城渡桥访明唐襄文读书处: 在城渡桥探访唐朝名士唐襄文的读书地。唐襄文是唐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读书处可能位于一座桥梁附近,因而得名“城渡桥”。
  2. 荆川台址尚崚嶒: 荆川台旧址地势险峻,仍然保存着。荆川台可能是一个古代的台观或书院,其旧址依然屹立不倒。
  3. 卜宅当时愧未曾: 我在这里卜选住宅感到惭愧,因为我没有像他们那样选择高官厚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
  4. 君慕古人三不朽: 您追求的是古代圣贤所崇尚的三个不朽的境界。三不朽通常指的是立言、立功、立德,这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对于理想人格的描绘。
  5. 我甘世事百无能: 我甘愿过上平淡无奇的生活,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能力去成就大事。这里的“世事”可能指世间的纷扰和功名利禄的追求,而“百无能”则表明诗人对此的超然态度。
  6. 牛腰卷轴传难必: 牛腰卷轴难以传递,马革功名已经传扬。这里用“牛腰卷轴”比喻那些难以流传的经典著作,而“马革功名”则是形容那些英勇的行为和功绩被后世传颂。
  7. 马革功名谤已腾: 马革上的功名已经被诽谤。这反映了诗人对名利得失的看法,他宁愿保持清白,不为功名所累。
  8. 何似掩关长却扫: 不如闭门不出,长年累月地扫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9. 白头仍拥读书灯: 即使头发变白,我也仍然抱着读书灯,继续学习。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超脱以及对学问和品德的珍视。通过对唐襄文的怀念,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古代圣贤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一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真知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