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得荆扬半壁天,偏安王气尚绵延。
生憎谢客称山贼,死笑孙恩作水仙。
南渡化龙才几日,北来饮马是何年。
茫茫万里中原土,只惜无人肯着鞭。

读晋书偶成

剩得荆扬半壁天,偏安王气尚绵延。

生憎谢客称山贼,死笑孙恩作水仙。

南渡化龙才几日,北来饮马是何年。

茫茫万里中原土,只惜无人肯着鞭。

注释:

  1. 剩得荆扬半壁天:只剩下荆州和扬州的一半领土。荆州、扬州是东晋时期的两个重镇,此处用“荆扬”代指东晋。
  2. 偏安王气尚绵延:东晋虽然偏安一隅,但仍然延续了王权的统治。
  3. 生憎谢客称山贼:生恨于谢安(字安石)将东晋的内乱称为“山贼”。谢安曾批评桓温的专横跋扈为“山贼”,而东晋的内乱却被称为“山贼”,因此对此感到厌恶。
  4. 死笑孙恩作水仙:对孙恩(字公寿)死后被朝廷封为“水仙”一事表示轻蔑。孙恩是东晋末年的反晋义军首领,他死后被朝廷追封为“水仙”,实际上是对他生前行为的讽刺。
  5. 南渡化龙才几日:南渡指的是东晋政权在北方灭亡后,一部分人南迁到南方,这里指的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化龙指的是成为英雄,这里用来形容这些人成为英雄的时间很短。
  6. 北来饮马是何年:北来指的是北方的入侵者。饮马指的是军队在北方休整时的场景,这里是形容入侵者的嚣张态度。
  7. 茫茫万里中原土:辽阔的中原大地,充满无尽的希望和可能。
  8. 只惜无人肯着鞭:可惜没有人能够引领他们走出困境,继续前进。着鞭指的是带领或引导的意思,这里表达了对有能力引领国家走出困境的统治者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东晋偏安一隅、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遗憾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孙恩的死亡和谢安的去世,讽刺了那些只会苟且偷生、不敢担当重任的人。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有能力引领国家走向光明未来的统治者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人生的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