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才旬日,高原麦已黄。
乱流云外涌,百草雨中香。
地僻留春气,廊虚闪月光。
居人无乃笑,曛黑看花忙。
【注释】
初七:指农历正月初七。郑氏:指郑思肖。郑思肖(1241-1308),字所南,宁德县郑宅人。南宋末年抗元义士,元朝时隐居不出。
园亭:园林中的亭子。看:观赏。勺药:即芍药,古人称“牡丹”为“国色天香”。
百草雨中香:《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楚辞·九辩》:“芳菲菲其弥章,叶湢湢而反常。乱曰: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地僻留春气:春天的景色留在偏僻地方。
廊虚闪月光:长廊空阔,月光透进来。
居人无乃笑:居民们不会笑话我吧?
曛黑:傍晚天色昏暗。
【赏析】
郑思肖在元朝统治下的福建宁德,过着隐逸的生活。此诗是他在初七日夜与友人同赴郑氏园亭赏芍药后,因遇雨归途时所作。
诗的前四句写景。首句写诗人闭门已近十天,却仍不见高原麦黄,可见他闭门不出,并非因有闲情逸致,实是迫于无奈。次句写高原上的麦田已经泛黄,表明时间不短;第三句写天上的流云涌起,暗示时局不稳;第四句写百草被雨水浸得香气袭人,暗喻人民遭受苦难。这四句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遭难的景象。
“地僻留春气”,这一句写自己身处偏僻之地,但春天的气息仍留在那里,说明作者虽身在偏僻之地但仍心系国家民族,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纸上。
“居人无乃笑”,这句是说自己虽身在僻壤,但心中仍有着对国家民族的爱和忧虑,所以居民们不会笑话自己吧。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写了作者闭户不出的原因和原因产生的原因,后半部分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最后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不安。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