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斯翳,有耳则鸣。
人方扰扰,窍聪穴明。
空即是色,寂于何声。
混沌不凿,以全其生。

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非常深奥,需要仔细品味才能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有目斯翳,有耳则鸣。”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了眼睛就会看到遮蔽的东西,有了耳朵就会听到声音。这里用“目”和“耳”来比喻人的感官,指出人因为有这些感官就会有所见所闻,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感官也会带来困扰和烦恼。

“人方扰扰,窍聪穴明。”

这是说人们因为有了感官而感到烦躁不安,所以形容人们的心智就像洞穴一样明亮却容易迷失方向。这里的“窍聪穴明”形容人的心智虽然敏锐却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影响。

“空即是色,寂于何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真正的空无不是外在的存在,而是内在的真实存在。至于“寂静无声”的意思则是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混沌不凿,以全其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的本源是混沌的,不需要人为地加以雕琢和改变。这里的“混沌”指的是世界的原始状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模式,而“凿”则是指人为地改变或创造。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本质的尊重和敬畏,认为世界本就应该如此,无需过多的干预和改造。

赏析: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对感官的描述和对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在平和与真实的哲学理念。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中的隐喻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整首诗给人以启发和思考的空间,值得反复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