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乡本瘠壤,寥落穷氓居。
乐岁尚歉㱂,户鲜升斗储。
十年罹海患,疾痛况未舒。
熬波久无盐,竭泽兼无鱼。
何以置此辈,俾安作息馀。
吾诗倘可风,闻者盍采诸。

【注释】

  1. 亢旱苦吟四章:作者自号“亢旱”,此为第四首诗。
  2. 其四:指这首诗的第四首。
  3. 此乡本瘠壤:这里指家乡的土地贫瘠。
  4. 寥落穷氓居:形容贫穷困苦的人居住在这里。
  5. 乐岁尚歉㱅,户鲜升斗储:在丰收之年,粮食仍不够吃,家里几乎没有存粮。
  6. 十年罹海患:过去十年来,遭受海难。
  7. 疾痛况未舒:痛苦和灾难还没有解除。
  8. 熬波久无盐,竭泽兼无鱼:海水长期浸泡着土地,导致土地盐碱化;涸泽捉鱼,使鱼都死光了。
  9. 何以置此辈,俾安作息馀:用什么办法来安置这些老百姓,让他们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
  10. 吾诗傥可风,闻者盍采诸:我的诗倘能有所裨益,听诗的人何不加以采纳呢?

【赏析】
《亢旱苦吟四章》是一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作者以自己家乡的贫苦状况为题材,抒发了自己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深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和人们的生存困境。

第一句“亢旱苦吟四章,其四”表明这是作者创作的第四首诗。接着,作者描述了家乡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以及自然灾害频繁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第二句“此乡本瘠壤,寥落穷氓居。”描绘了家乡的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在贫困之中。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人民的艰辛生活。

第三句“乐岁尚歉㱅,户鲜升斗储。”进一步描绘了丰收之年的贫苦景象。尽管粮食丰收,但家中却缺乏足够的食物储备,反映出人民的贫困状况。

第四句“十年罹海患,疾痛况未舒。”则揭示了十年来人民所经历的灾难和痛苦。海难不断,使得人民饱受疾病和痛苦的折磨。这句诗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现了人民的苦难和挣扎。

第五至六句“熬波久无盐,竭泽兼无鱼。”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土地被海水浸泡而盐碱化、鱼儿被捕捉殆尽的悲惨景象。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何以置此辈,俾安作息馀?”则是诗人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提问。他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安置这些受苦难的人们,让他们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痛苦。同时,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让人深受感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