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仓徵去粒粒珠,两斛米充一斛输。
官仓发来半粞谷,一石才舂五斗粟。
然糠杂秕煮淖糜,役胥自饱民自饥。
吁嗟乎,眼前岂无乐国与乐土,不如成群去作仓中鼠。

【注释】

①赈饥谣:救济饥荒的歌谣。②官仓徵去粒粒珠:官府征用粮食,一粒也不留下。③两斛米充一斛输:征收的两斛米的税,抵得上一斛米。④官仓发来半粞谷:官府征用粮食,只给一半糙米。⑤一石才舂五斗粟:征收的一石米的税,抵得上只有五斗米的收获。⑥然糠杂秕煮淖糜:把糠和秕子掺在饭里煮熟了吃(指糠皮、秕壳、稗草等)。⑦役胥:差役。⑧成群去作仓中鼠:像老鼠一样,聚集起来做官差。⑨乐国与乐土:快乐的地方。⑩仓中鼠:比喻剥削者。

【译文】

官府仓库收去一粒粒粮食,两斛米的税抵得上一斛米。

官府仓库发出半粒糙米,一石米才值得五斗米。

然而糠皮和秕壳掺杂着煮成糊状,役夫们自己饱食而百姓自取饥饿。

唉呀!眼前难道没有快乐的土地与国家吗?不如聚众逃亡去做官家的奴隶。

【赏析】

《济荒谣》,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农民的诗。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残酷掠夺和压榨。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痛苦,并指出他们所受的剥削之重,从而唤起人们的关注,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这首诗通过一个官吏的口气,描写了官府对农民的盘剥。

开头两句“官仓徵去粒粒珠,两斛米充一斛输”,说官府征去的粮食,一粒也不留给农民,只让农民缴纳两石米顶替一石米。接着写官府征收的税粮,比一般农民种出的东西还要少,“一石才舂五斗粟”,说明农民的劳动成果被剥夺得太多太凶了。这两句从反面写农民的悲惨命运。

下面四句则正面写官差对农民的压迫:“然糠杂秕煮淖糜,役胥自饱民自饥。”官差们将糠皮、秕壳、田泥之类混杂在粮食里面煮成糊状,强迫农民食用;他们自己却饱食终日,无忧无虑。农民们被迫吞下这些糟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挨饿。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警句:“吁嗟乎,眼前岂无乐国与乐土?”官家哪里会真正地关心农民疾苦呢?只是把他们赶到荒山野地中去垦种而已。“不如成群去作仓中鼠。”如果农民真的成了官家的奴隶,那还不如逃到荒山上去当盗寇,因为那样至少还有自由身,还能活命。诗人用这种辛辣的讽刺,向统治者发出了强烈的控诉,表达了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