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偪不可城,千家聚成邑。
民居半商贾,仰取俯有拾。
斩栎起炭烟,割林收漆汁。
托身覆载内,生理随分给。
壮年不早计,暮齿行已及。
莫怪杜陵翁,茫茫百忧集。
桐庐
山逼不可城,千家聚成邑。
民居半商贾,仰取俯有拾。
斩栎起炭烟,割林收漆汁。
托身覆载内,生理随分给。
壮年不早计,暮齿行已及。
莫怪杜陵翁,茫茫百忧集。
注释:
- 桐庐(Tóng Lú):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
- 山逼不可城:形容桐庐地势险峻,不易建造城郭。
- 千家聚成邑:描述桐庐地区人口密集,村落众多。
- 民居半商贾:指出当地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商业活动。
- 仰取俯有拾:形容生活物资充足,人们可以轻易获得所需。
- 斩栎起炭烟:指砍伐树木烧木炭,是传统的燃料来源之一。
- 割林收漆汁:指采集树林中的树脂或提取漆液作为副业。
- 托身覆载内:比喻人们生活在天地之下,依赖自然的恩赐生存。
- 生理随分给:生活所需的资源分配平均,不虞匮乏。
- 壮年不早计:指年轻时没有提前规划未来的生活和事业。
- 暮齿行已及:年纪渐长,开始担忧未来。
- 莫怪杜陵翁:不要责怪像杜陵翁这样的普通老人。
- 茫茫百忧集:指面对重重困难和忧虑。
译文:
桐庐地势险峻无法构筑城池,
千户人家聚集在这片土地上。
当地人中有很多从事商业的人,
他们轻松地从生活中获取必需品。
砍伐林木燃烧木炭烟雾升腾,
割取树液收集以制漆。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
生活所需都得到了满足。
年轻的时候没有早早规划未来,
到了晚年才担心自己的未来。
不要怪那些普通的老人,
因为他们也面临着种种忧虑和困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桐庐的自然景象和人文风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不仅描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和经济生活方式,还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对桐庐生活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平凡百姓的关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