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雨洒然过,小窗残月明。
微风动秋意,草木为先声。
故人何方来,一笑披衣迎。
端能起我懒,天地非无情。
取用及须臾,寸怀良已盈。
兹晨不两旦,莫负鸡三鸣。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纳”“残”“微”“先声”等字词容易写错。
【答案】
译文:秋雨洒落,轻拂窗前,月影斑驳。微风轻拂,草木摇动,发出声响。故人不知何方来,我笑而披衣迎之。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立秋时节的夜晚,作者独自纳凉,看到飞泻而下的秋雨和残月,以及随风摇曳的草木,心中感到一种宁静和惬意。然而,诗人更感兴趣的是那些远道而来的故人,他们的到来为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欢乐的气息。诗人以“立秋夜雨晨起纳凉”为题,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