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涉释氏书,死生委达观。
乃复为儿辈,白头作悲酸。
有情则有生,生理断故难。
亲知苦相劝,至痛非旁宽。
有时强自排,触绪仍万端。
神伤不在外,老泪无多弹。
注释:
- 向涉释氏书,死生委达观。向涉:指佛经。释氏:佛教。死生:生死。委:寄托。达观:达观自在。
- 乃复为儿辈,白头作悲酸。乃:又。儿辈:儿子一类的人。白头:头发变白。作悲酸:表示悲伤。
- 有情则有生,生理断故难。有情:有感情的人。生:生存。生理:生命。断:断绝。故难:因此很难。
- 亲知苦相劝,至痛非旁宽。亲知:亲人和友人。苦相劝:非常痛苦地劝说。至痛:极度的痛苦。旁宽:旁边宽慰。
- 有时强自排,触绪仍万端。有时:有时候。排:排解,处理。触绪:触动思绪。仍:仍然。万端:无数种。
- 神伤不在外,老泪无多弹。神伤:内心伤痛。在外:在外表上。老泪:年老的泪水。无多弹:没有多少可以哭泣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儿子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怀念和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诗人通过对佛经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他认为这是自然的现象,没有什么值得过于执着的。然而,当他得知儿子的消息时,他感到无比悲痛,这让他开始思考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诗人用“白头作悲酸”来表达他对儿子的思念之情。白发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而儿子却不幸离世,这让诗人深感悲痛和无奈。这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厚和强烈。
诗人描述了他在面对儿子的去世时,亲人和朋友们的安慰和支持。他们的话语让他感到痛苦,但他明白,他们的苦心劝慰只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个悲伤的事实。这种理解使他更加坚强,也更加珍惜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
诗人描述了自己处理悲伤情绪的过程。有时候他会试图排解内心的痛苦,但往往还是会触动思绪,产生无尽的联想和感慨。这种反复的过程,使得他的悲伤更加深刻和持久。
诗人以“神伤不在外,老泪无多弹”作为结尾。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深深眷恋和无法言说的悲痛。同时,他也暗示了即使面对无尽的悲伤,他也会选择坚强面对,而不是轻易流露自己的情绪。这种坚韧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