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生乃冢孙,及见祖考妣。
祖没五十三,儿齿十一矣。
儿亡四十八,少祖五年耳。
家世孰高年,吾今逾六纪。
人间愧为父,地下愧为子。
孰与游九京,颓龄谅无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内容逐一辨析正误。《五月十六日到家惊闻儿建京师讣信伤惨而作七首》是一首悼亡诗。第一句写诗人听到噩耗后悲痛欲绝的情状;第二句写诗人得知消息后悲恸欲绝的心情;第三句写诗人想到自己年事已高,白发人送黑发人,更觉悲痛;第四句用反诘语气表达对儿子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痛定思痛、悔恨交加的心情。

“家世孰高年,吾今逾六纪”一句中“孰”,疑问代词,谁的意思;“高”,指年龄大;“逾”,超过;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家世代都长寿,我如今也年过花甲,超过了六十岁。“人间愧为父,地下愧为子。”两句意思是:在人世间我愧做父亲,到阴间则又愧做儿子。“孰与游九京,颓龄谅无几。”两句意思是:谁能像屈原那样游览九州大地?衰老之身又能有几时。“孰与”即何尝,哪有;“九京”,指传说中的天帝所居之地,也泛指帝王所居之处或神仙居住的地方;“颓龄”,衰老的容颜;“谅”,副词,表推测的语气,大概;这两句的意思是:怎能比得上屈原遨游九州大地,我这衰老之躯还能活多久呢?“游九京”,即游历名山胜水。这里指屈原游历名山,抒发感慨。

【答案】

五月二十六日到家(五月二十四日)惊闻儿建京师讣信(惊悉儿子建因遭贬谪而死于京城)伤惨而作七首其六

儿生乃冢孙,及见祖考妣。

祖没五十三,儿齿十一矣。

儿亡四十八,少祖五年耳。

家世孰高年,吾今逾六纪。

人间愧为父,地下愧为子。

颓龄谅无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