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初僦居槐树街,寻常两板何曾开。
开门偶为买花出,一月上市凡三回。
长椿寺前红紫衒,木本价昂草本贱。
买其贱者兼取多,意在闭门观物变。
煌煌自昔帝王都,眼中变幻何所无。
无情草木有荣悴,况此假合成形躯。
色尘未透初禅界,昨者采诗今采画。
坐消光景向闲曹,何日粗偿焚券债。
故园松菊荒荆榛,花间梦断如隔晨。
当时看尔年最少,已是半百平头人。
我今念念成枯槁,输尔图中颜色好。
迟留且耐十年官,六十归来未为老。
诗题: 润木闭门采诗图
注释:
- 子初: 诗人自称,表示谦虚。
- 僦居: 租赁居住。
- 槐树街: 地名,可能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 寻常两板何曾开: 平常很少开门,比喻生活简朴,不奢侈。
- 开门偶为买花出: 偶尔为了买花而出门。
- 长椿寺前红紫衒: 长椿寺前,京城繁华之地,红色紫色鲜艳夺目。
- 木本价昂草本贱: 木本植物昂贵,草本植物低廉。
- 买其贱者兼取多: 购买廉价的草本植物,数量较多。
- 意在闭门观物变: 意图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洞察世间万物的变化。
- 煌煌自昔帝王都: 辉煌灿烂的古都。
- 眼中变幻何所无: 眼中所见,无不发生变化。
- 无情草木有荣悴: 无情的事物也有兴衰更替。
- 况此假合成形躯: 更何况这些是人造的物品。
- 色尘未透初禅界: 色彩尚未渗透到禅宗的境界中。
- 昨者采诗今采画: 昨日采诗,今日采画。
- 坐消光景向闲曹: 坐着消磨时光,无所事事。
- 何日粗偿焚券债: 何时能够偿还债务(比喻生活中的负担)。
- 故园松菊荒荆榛: 故乡的松菊已变得荒芜,荆棘丛生。
- 花间梦断如隔晨: 梦中的花景被打断,如同早晨醒来。
- 当时看尔年最少: 当年看你年轻,现在已是半百之人。
- 我今念念成枯槁: 我如今念念不忘的都是枯萎凋敝。
- 输尔图中颜色好: 输给你的画作色彩美好。
- 迟留且耐十年官: 留下并忍受十年的官职。
- 六十归来未为老: 直到六十岁回来也不算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居住在一个普通但安静的地方,偶然为了买花而外出,以及在长椿寺前看到的各种植物,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自然美景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他感叹于草木的荣枯、世事的变迁,同时也对那些看似虚假的艺术品持有批判态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绘画之美的赞赏,以及对长期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坚持。整首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关注生活本质的态度,以及对艺术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