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窗微明,鸡鸣曙犹未。
揽衣步庭下,檐溜初止沸。
斜月在西南,残云风扫既。
银河洗我目,玉露清我胃。
一凉袭虚襟,馀润及群卉。
流光阅醉梦,好景失聋瞆。
独有无寐人,先知秋气味。
【注释】
- 六月十四夜:即夏历五月十五日,因有“月圆”之故。
- 霁(jì):雨止天晴。
- 凉月:皎洁的月华。
- 五更起坐即事成咏:五更时分起身作诗以纪时事。五更,指子时,即夜半。
- 揽衣步庭下:提起衣服走出庭院。
- 檐溜初止沸:屋檐下水声初停,如沸水初止沸腾。
- 斜月在西南:指月亮斜挂在西南方向,即西边。
- 残云风扫既:残云被风吹走已尽。
- “银河洗我目”二句:银河映入我的眼帘,玉露滋润我的胃部。
- 一凉袭虚襟:一股凉爽的气息袭向我的衣衫。
- 馀润及群卉:余下的雨水滋润了周围的草木。
- 流光:光阴。
- 醉梦:沉醉如梦。
- 好景失聋瞆(xiāo léi yǎn):《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毛传》曰:“寤寐,思服也。求之不得,则思而不见其人。悠哉悠哉,言久思之不已也。”《正义》引《韩诗》谓:“寤寐以求女,未得而怀之也。悠悠长思,不能忘之也。反侧,心有所思也。”这里用此意。
- 独有无寐人:独自没有入睡的人。无寐,睡不着。
- 先知秋气味:知道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末秋初景象的诗。首联写诗人在夏日的一个雨后的傍晚,看到窗外的景象,感到一种清冷的感觉。颔联描绘了诗人听到鸡鸣和看到天色已经微明的情景。颈联描绘了月光、斜风和残云等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尾联通过夜晚静谧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