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已发狂,解衣复成嚏。
筵携吹月琯,袖挟扫云彗。
索醉来已迟,忘机止或泥。
流连永今夕,唾涕弃一切。
从教清漏移,莫问明星暳。
刻残三寸烛,哦出五言制。
手写类蚕眠,口占非獭祭。
摧颓兴易尽,烂熳词多缀。
瞥眼过氛烟,倒头成梦䆿。
去将荷蓑笠,归及鼓舟枻。
老翁何所求,却立望秋霁。
【注释】束带:系好腰带;已发狂:已经疯了;解衣复成嚏:解开衣服又打喷嚏;筵携:手持酒杯;吹月琯:吹着玉笛;扫云彗:挥动扫帚;索醉:强求酒喝;忘机:忘了机巧;止:停。泥:陷入;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去;唾涕:鼻涕;弃一切:放弃一切事物;从教:任凭;清漏:夜深了;移:移动;暳:昏暗,这里指星宿;刻残:烧掉蜡烛;哦出:吟出;五言制:五言诗;手写:用笔书写;类蚕眠:像蚕一样静卧不动;口占:口诵;非獭祭:不是獭(即猫头鹰)的叫声;摧颓:衰败;兴易尽:兴致很容易衰退;烂熳词多缀:闲散的句子很多;瞥眼:转眼间;过氛烟:经过烟雾;倒头:倒下;梦䆿:迷糊;去将荷蓑笠:拿着荷叶当帽子;归及:回到家里;鼓舟枻:击鼓划船。
【赏析】此篇是诗人晚年所作,内容主要描写诗人暮年的生活情趣和心情状态。诗以“大雨联句”起兴,写诗人在狂风暴雨之夜饮酒作诗的情态。全诗共分十二句,前六句写风雨中的宴会情景,后六句写诗人雨后独自饮酒作诗的情景,最后两句写诗人雨后回家的情景。
开头三句“束带已发狂,解衣复成嚏”,写狂风暴雨之夜,诗人束紧衣带、狂饮之后,突然打个喷嚏。这既是形象地描绘了狂风暴雨的凶猛,又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反映。
诗人写宴席上的情形:“筵携吹月琯,袖挟扫云彗。”筵席上,他手拿酒杯,吹奏着玉笛,袖子里挥动着扫帚。
“索醉来已迟,忘机止或泥。”后来,他强求自己喝酒,可是来得晚,已经错过了喝酒的机会了。“忘机”是说忘了机巧,意即没有顾忌。“泥”是陷于的意思,意思是说,一旦沉醉,便不能自制,甚至到了忘记机变的地步。这一句写诗人沉迷于酒中,忘乎所以。
“流连永今夕,唾涕弃一切。”诗人留恋这个夜晚,以至于流下了眼泪,把所有的一切都抛弃了。“永”通“咏”,意为长久地。诗人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场聚会中,尽情享受着欢乐。
“从教清漏移,莫问明星暳。”诗人任凭夜深了,但并不关心时间,也不管星星是否明亮。“从教”是任凭的意思。“暳”是暗淡的意思。这句是说,任凭夜色如何深沉、星光如何黯淡,也不去理会,只顾喝酒作诗。
“刻残三寸烛,哦出五言制。”在灯烛即将燃尽之时,诗人吟出了一首五言律诗。这里的“哦”,就是吟的意思,“哦出”就是吟出来。诗人用笔记录下了他的所见所感。“哦”字既写出了诗歌创作的过程,又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专注与热爱。
“手写类蚕眠,口占非獭祭。”诗人用笔写下的诗句,就像是蚕那样静卧不动。而那些随手吟出的诗句,却并不是猫头鹰的叫声,而是出自诗人内心的自然流露。
诗人写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摧颓兴易尽,烂熳词多缀。”由于年纪大了,身体衰老,精神不振,做事情容易力不从心。而那些闲散的句子却很多。“烂熳”一词在这里是指随意、无拘无束的意思。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回家的情景:“瞥眼过氛烟,倒头成梦䆿。”“瞥眼”形容极短的时间,“成梦䆿”则表示诗人到家后就躺下睡去了。
整首诗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气息,反映了诗人暮年的心境和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