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卷复长吟,双清到心迹。
秋风何处来,满眼江湖白。
我公似康乐,在家久忘家。
盘陀一片石,坐阅恒河沙。
岩廊四十年,夙昔青霞志。
兴到一回头,乡山渺空翠。
一寸二寸鱼,三竿五竿竹。
何必记平泉,寓庭幽事足。
霭霭林表云,凿凿波底石。
独抱万里心,卷舒不盈尺。
过客尚留句,爱兹山水邦。
天生好图画,应属李文江。
【注释】:
- 白沙翠竹石江图:是一幅画。
- 吉水宗伯:李公名李时珍,当时为吉安知府,故称宗伯李公。
- 双清:即“双清洞”,在江西省永新县境内,相传为晋代道教著名人物葛洪炼丹处。
- 秋风:指秋天的风。
- 家:家国,这里指自己的家乡吉安。
- 盘陀(tuó):山势曲折。
- 恒河沙数:佛教语,指极多。
- 岩廊:岩石上的洞穴。
- 青霞志:指年轻时的抱负、理想。
- 平泉:地名,指李公的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李时珍以山水为题,对李公李时珍进行了赞美和怀念。
第一句”展卷复长吟,双清到心迹”描绘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第二句”秋风何处来,满眼江湖白”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我公似康乐,在家久忘家”表明了诗人对李公深深的尊敬和怀念。
第四句”盘陀一片石,坐阅恒河沙”则描绘了诗人对李公深厚的友情。第五至第八句则是对李公的赞美之词,如“岩廊四十年,夙昔青霞志”赞美李公的才华横溢,”一寸二寸鱼,三竿五竿竹”则表达了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第九句”何必记平泉,寓庭幽事足”表明了诗人认为李公的生活已经足够丰富,不需要再追求什么。第十句”霭霭林表云,凿凿波底石”是对李公的敬佩之情。第十一句”独抱万里心,卷舒不盈尺”则描绘了诗人对李公深深的思念之情。第十二句”过客尚留句,爱兹山水邦”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片山水之地深深的热爱。最后一句”天生好图画,应属李文江”则表明了诗人对这幅画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李公深深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