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白居三层,元龙卧百尺。
神仙彼可致,豪气我非昔。
方当狎斯人,未许校什伯。
敢云去地远,稍与鸡豚隔。
尚恐鸟雀群,移巢避生客。
【注释】
贞白居三层:居,居住。元龙卧百尺:元龙,指陈蕃。汉代的名士陈蕃曾居洛阳城西,门前种有松柏树,号称“陈蕃门”,人称其“三公槐”。这里泛指高人隐者。神仙彼可致:神仙,道家称修炼而成得道长生的人。彼可致,能得致之。我非昔:昔,往日。我,作者自己或他人。方当狎斯人:方当,正当要。狎(xiē),亲近。斯人,指隐者、仙人。未许校什伯:校(jiǎo),比较。什伯,十家九户。比喻相差很远。敢云去地远:敢,岂敢;云,说。去地远,远离地面。稍与鸡豚隔:稍,稍微。鸡豚,古时祭祀用的小禽畜,多指猪羊一类。隔,隔绝。尚恐鸟雀群:尚,还,尚且;恐,害怕。鸟雀,这里指隐居的隐者。群,聚集。移巢避生客:群,聚在一起。巢,鸟兽的窝。避生客,躲避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据《太平御览》卷六五二引《风土记》载,东晋时期,桓温在建康(今南京)南郊建了一座别墅,名叫“桓山”,并作有《桓山集》,共九首诗,此诗为第四首。诗人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一些士人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彷徨。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清雅。
首联两句是说居处高远而又有仙气之人是不可企及的,豪迈之气已不复当年。颔联写隐者的不可接近。颈联进一步写诗人与隐者的亲近关系,但诗人仍不敢轻易与隐者相比。尾联写隐者怕诗人的到来会惊扰他们。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感情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