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闰三月,日食法当既。
明星昼当见,从卯当至未。
白昼如昏黄,果然伊可畏。
舟行拚偃卧,闭目聊自慰。
何来打篷声,雨点骤如沸。
皇天閟垂象,下土云蓊霼。
似欲弭此灾,而为不祥讳。
我闻日当食,不食乃足贵。
岂有晦昧晨,又蒙霾雾气。
将母阴太盛,推验得仿佛。
六师方犁庭,欃枪扫敌忾。
伫清沙漠尘,声教朔南暨。
公卿满台阁,贺表辞不费。
五事占休徵,窃疑非此谓。
天变虽偶然,民劳亦宜塈。
野人语无择,托兴在荟蔚。
不敢学卢仝,险艰殊少味。
【注释】1. 丁丑:指唐文宗开成五年(840)。2. 闰三月:农历二月之后,九月之前。3. 日蚀:太阳被月球挡住。4. 法当既:按照历法应该出现日食的时候。5. 明星昼当见,从卯当至未:白天的星光应当显现,从卯时开始到未时分。6. 白昼如昏黄:白天的天空如同黄昏一样昏暗。7. 果然伊可畏:果然如此可怕呀。8. 舟行拚偃卧:在船上躺着睡觉。9. 闭目聊自慰:闭上眼睛,自我安慰。10. 皇天閟垂象:皇天正在显示征兆。11. 下土云蓊霼:下面的土地云雾缭绕。12. 似欲弭此灾,而为不祥讳:似乎想消除这场灾害,却因为不吉祥而忌讳。13. 我闻日当食,不食乃足贵:我听说太阳将要遭受日食,如果不食则显得珍贵。14. 岂有晦昧晨:怎么会有昏暗的早晨?15. 又蒙霾雾气:又受到了雾气的覆盖。16. 将母阴太盛:母亲的影响太大了。17. 推验得仿佛:推测和验证都像是这样的。18. 六师方犁庭:六军的军队刚刚开垦土地。19. 欃枪扫敌忾:长矛像扫帚一样扫除敌人的勇气。20. 伫清沙漠尘:等待清除沙漠尘埃。21. 声教朔南暨:声威教化到达北方。22. 公卿满台阁:朝廷中的官员很多。23. 贺表辞不费:上表祝贺不用花钱。24. 五事占休徵:根据五种事情进行占卜,寻找吉兆。25. 窃疑非此谓:私下怀疑不是这个意思。26. 天变虽偶然:天变虽然偶然,但是民劳也值得忧虑。27. 野人语无择:老百姓的话不需要选择。28. 托兴在荟蔚:寄托兴衰在于繁荣昌盛。29. 不敢学卢仝:不敢学习卢仝那样险恶艰涩。【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日食”一事抒发感慨,表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忧国忧民、渴望天下太平的思想感情。全诗以日食为线索,写景抒情,议论时政,结构严密。
诗的首句点明时间是开成五年闰三月,“日蚀”是当时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二句写日蚀出现的情景,即白天的星斗应当显现,从卯时开始到未时分。三句写日蚀带来的影响,白天的天空如同黄昏一样昏暗。四句说日食的出现,果然可怕呀!五到八句写日食过后,人们的心情有所变化,有的人躺在床上休息,闭上眼睛自己安慰自己。有的来打伞遮雨,有的人则大声呼喊,好像要驱散黑暗。九句写出天意显示的征兆,但人们仍然担心这场灾害的发生。十到十四句写诗人的感想,我听说太阳将要遭受日食,如果不食则显得珍贵。难道有昏暗的早晨吗?又受到了雾气的覆盖。似乎是想消除这场灾害,却因为不吉祥而忌讳。十五到二十一句写诗人对此事的思考,我听说太阳将要遭受日食,如果不食则显得珍贵。私下怀疑不是这个意思。天变虽然偶然,但是民劳也值得忧虑。二十到二十五句写百姓的感受,野人的话不需要选择。寄托兴衰在于繁荣昌盛。不敢学习卢仝那样险恶艰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