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采石矶,南望芜湖关。
苍茫𥙿溪口,豁达天门山。
长江万里来,近海势逾宽。
到此一约束,帖然成安澜。
秋空扫浓绿,两道蛾眉弯。
弦月带众星,尽归吞吐间。
乱帆不自整,散落鸥凫滩。
浮云本无程,日暮相与还。
我行何处泊,前路方漫漫。
天门山
译文1:
向北望采石矶,向南望芜湖关。
苍茫𥙿溪口,豁达天门山。
长江万里来,近海势逾宽。
到此一约束,帖然成安澜。
秋空扫浓绿,两道蛾眉弯。
弦月带众星,尽归吞吐间。
乱帆不自整,散落鸥凫滩。
浮云本无程,日暮相与还。
我行何处泊,前路方漫漫。
注释与赏析:
- 北望采石矶,南望芜湖关: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的景象,表达了对地理位置的自豪和欣赏。
- 苍茫𥙿溪口,豁达天门山:描述了天门山在视野中的位置,给人以开阔之感,同时突出了“豁达”一词,表达出一种豪迈、开朗的情感。
- 长江万里来,近海势逾宽;这两句描绘了长江的宽广和源头的深远。
- 到此一约束,帖然成安澜:这里的“约束”可能是指自然的规律或力量,诗人通过这个比喻来表达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 秋空扫浓绿,两道蛾眉弯:描绘了秋天天空的颜色和形态,以及如蛾眉般弯曲的山峦,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 弦月带众星,尽归吞吐间:月亮的形状被比作弦月,而众星则在月光下闪烁,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
- 乱帆不自整,散落鸥凫滩:描述了船只在海上的无序状态,以及它们最终散落在鸥鸭和水鸟的沙滩上,反映了一种无奈和自由散漫的氛围。
- 浮云本无程,日暮相与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认为浮云没有固定的行程,随着太阳的落山而消散。
- 我行何处泊,前路方漫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和对未知的恐惧。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旅程的思考。通过对天门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态度。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富有诗意,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感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