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山须到颠,寻水须到源。
我从泉源来,送汝归山根。
上流九十九,并力同作喧。
前行经玉渊,尽为潭所吞。
既吞不胜受,含雪空中喷。
急峡跨飞桥,约束遏其奔。
一条夭矫龙,中有跌断痕。
挟此万古怒,轰轰争一门。
游人不敢立,足底防澜翻。
松风吹细雨,到寺将黄昏。
这首诗是李白的《三峡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陟山须到颠:
- 陟山:攀登山。
- 须到颠:必须到达山顶。
- 注释:形容山峰高耸,需要攀登至顶端。
- 寻水须到源:
- 寻水:寻找水源。
- 须到源:必须到达水源。
- 注释:比喻事物的根本或起源,强调要深入探究事物的真正含义。
- 我从泉源来:
- 从泉源来:源自泉水之处。
- 注释:比喻事物的起源或发源地。
- 送汝归山根:
- 汝:代指他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同僚)。
- 归山根:回到山的底部。
- 注释:祝愿对方平安归来,回归自然和本源之地。
- 上流九十九:
- 上流:上游地区。
- 九十九:数量词,表示数量之多。
- 注释:形容水流湍急,源头众多,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三峡水流的壮观。
- 并力同作喧:
- 并力:合力。
- 同作喧:一同引起喧嚣。
- 注释:形容水流声势浩大,如同众声喧哗。
- 前行经玉渊:
- 前行:向前行进。
- 经玉渊:经过清澈见底的玉渊水潭。
- 注释:通过玉渊水潭,形象地描绘了峡谷中的景色和水流的清澈。
- 尽为潭所吞:
- 尽为:完全被。
- 潭所吞:被水潭吞噬。
- 注释:形容水流强大,足以吞噬一切。
- 既吞不胜受:
- 既吞:已被吞噬。
- 不胜受:承受不住其压力。
- 注释:形容水流之强劲,使人难以承受。
- 含雪空中喷:
- 含雪:蕴含着雪。
- 空中喷:从高处喷射而出。
- 注释:描绘了水流在高空中喷发的景象,犹如雪花般飘洒。
- 急峡跨飞桥:
- 急峡:险峻的峡谷。
- 跨飞桥:跨越险峻的桥梁。
- 注释:形容峡谷中桥梁的惊险与壮美。
- 约束遏其奔:
- 约束:限制。
- 遏:阻挡。
- 其奔:它的奔流。
- 注释:形容水流奔腾不息,但最终被峡谷所制约。
- 一条夭矫龙:
- 一条:一条。
- 夭矫龙:蜿蜒盘旋的龙。
- 注释:以龙喻指水流的形态,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水流的曲折蜿蜒。
- 挟此万古怒:
- 挟:携带。
- 此万古怒:携带这股万年的怒气。
- 注释:形容水流之猛烈,如同带着千年的愤怒一般。
- 轰轰争一门:
- 轰轰:轰鸣声。
- 争一门:争夺一条河流。
- 注释: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激烈争斗,如同两股力量争夺一条河流。
- 游人不敢立:
- 游人:游客。
- 不敢立:不敢站立。
- 注释:形容水流湍急,使得游客无法立足。
- 足底防澜翻:
- 足底:脚底。
- 防澜翻:防止波涛翻滚。
- 注释:提醒人们要注意安全,避免被波涛掀翻。
- 松风吹细雨:
- 松风:松树之风。
- 细雨:小雨。
- 注释:形容天气变化多端,时而松风拂面,时而小雨滋润。
- 到寺将黄昏:
- 到寺:抵达寺庙。
- 黄昏:傍晚时分。
- 注释:描绘了一个日落西山、寺庙灯火初上的宁静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