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折而南,一峰矗香炉。
北有草堂阯,荒榛穴鼪鼯。
白公真天人,笑傲凌中区。
本挟烟霞性,历游仕宦涂。
当其卜筑时,意已忘羁孤。
人生营菟裘,宁必皆故庐。
等是有兴废,此中别贤愚。

【注释】

香炉峰:在陕西西安南。草堂:指白居易所居的长安西的“香山居士故居”。

折而南:折向北。一峰:一座山峰。

北有草堂阯(jū ):在香山北麓,是白居易当年居住的地方。

荒榛穴鼪(yín)鼯(wú):长满野草的深坑中,有一种叫鼫鼠的兽;穴中有一只叫鼯鼠的动物。

白公:指白居易。天人:神仙。

笑傲:放荡不羁。凌:凌驾于……之上。

历游:遍游。仕宦涂:官场仕途。

当其卜筑时,意已忘羁孤:当他开始在这里定居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被贬官。

兔裘:用兔皮做的裘衣,这里泛指简陋的衣服。

宁必:难道一定。皆:全、全部。

等是有兴废:这里的“等”指“有时”,“兴废”指世事之兴亡。

别贤愚:区别贤与愚。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一首七言绝句,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所作。诗人以草为题,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香山的草堂与周围的山林作对比,表现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通过比较草堂与山林的特点,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理解。

首句“香炉峰下寻香山草堂故趾”,直接点明了题目,表明了作者要写的就是香山草堂这个地方。接着,“古寺折而南,一峰矗香炉”,通过对香山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香山的自然风光和美丽景色。最后一句“白公真天人,笑傲凌中区”,则是对白居易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比香山草堂与周围的山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内心的感受。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白居易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和对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境界和豁达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