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满山似可驱,鞭之不动非石乎。
悬崖无根乃有株,老干乱拔千章榆。
嵌空楼阁凌紫虚,列仙远邀山泽臞。
落星如沤漂大孤,五老拱揖朝香炉。
沙洲锁断九江脉,正面全受鄱阳湖。
湖波本清如碧矑,下流尽被江所污。
是日大风声拔木,洪涛倒挟雷霆趋。
须臾风止平若铺,细听林籁鸣笙竽。
石钟非钟扣亦愚,孰辨清越分涵胡。
作诗一笑解者无,四壁自看江山图。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游石钟山记》。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游下石钟题山响楼壁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游览了石钟山,并在山上的响楼上题字。

  2. 牛羊满山似可驱,鞭之不动非石乎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看到牛羊在满山遍野地吃草,似乎可以驱赶它们。但是当诗人想要用鞭子赶走它们时,却发现它们一动不动,这让他怀疑这些牛羊不是石头做的。

  3. 悬崖无根乃有株,老干乱拔千章榆
    这句话描绘了悬崖上的树木生长得异常茂盛,仿佛没有根基却能独立生长。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树木可能都是千年的老树,因为“千章榆”指的是榆树的年轮。

  4. 嵌空楼阁凌紫虚,列仙远邀山泽臞
    这里描绘了嵌在山里的楼宇高耸入云,仿佛凌驾于虚无缥缈的紫色空间之上,而那些仙人则远离尘世,隐居在山泽之间。

  5. 落星如沤漂大孤,五老拱揖朝香炉
    这句诗描述了星辰坠落如同泡沫一般,而大孤山则被五座山峰环绕着,仿佛它们是在朝拜香炉。这里的“五老”指的是传说中的五位仙人。

  6. 沙洲锁断九江脉,正面全受鄱阳湖
    这句话描述了沙洲将长江分割成三部分,而鄱阳湖则占据其中的大部分区域。这里的“九江脉”指的是长江的支流。

  7. 湖波本清如碧矑,下流尽被江所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湖水原本清澈的感慨,但最终发现下流已经被江水污染了。这里的“碧矑”指的是深绿色或者青色的玉璧,用来比喻清澈的湖水。

  8. 是日大风声拔木,洪涛倒挟雷霆趋
    这一天,狂风大作,树木都被连根拔起,巨大的波浪像挟持雷霆一样汹涌澎湃。

  9. 须臾风止平若铺,细听林籁鸣笙竽
    一阵大风过后,风平浪静,仿佛一切都平静如常。这时,诗人仔细聆听树林中的声音,仿佛听到了笙和竽的演奏。

  10. 石钟非钟扣亦愚,孰辨清越分涵胡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敲击石钟发出声响的疑惑,认为这种声音并不能分辨出它的高低、清浊和含蓄。

  11. 作诗一笑解者无,四壁自看江山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无奈,因为他的朋友们都不懂得欣赏他的诗句。他只能在四面墙上看看自己绘制的江山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