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道金陵,西南出江关。
船头东北望,秀色堆烟鬟。
长年为指似,此山名伞山。
古寺入栖霞,松老苔斑斑。
玲珑刻千佛,石骨灵不顽。
上有天开岩,镜平圜若环。
从兹陟高顶,一览收人寰。
孙吴事业荒,南渡衣冠孱。
词客吊兴亡,动云清泪潸。
探怀发深趣,此事天宁悭。
如何雷同声,万口若是班。
我友诗力健,清奇写峥潺。
好风飒然来,满眼除榛菅。
按诗记年月,我在蛮溪湾。
重披一幅图,点染纷斑斓。
杖藜者数辈,风骨俱珊珊。
同时失同游,怅望空往还。
凭君添一叶,置我烟波间。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描绘一幅《摄山秋望图》的同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面是诗句及注释:
昔我道金陵,西南出江关。
注释:曾经走过金陵(今南京),从江门往西南去。
赏析:诗人回忆当年走过的路径和方向,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船头东北望,秀色堆烟鬟。
注释:站在船头向东北远望,那美丽的景色如云雾缭绕的头发一样。
赏析:通过比喻,展现了江南山水的柔美与神秘。长年为指似,此山名伞山。
注释:这山峰常年被云雾笼罩,像一把大伞一样。
赏析:形象地描绘了伞山的特点,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古寺入栖霞,松老苔斑斑。
注释:古老的寺庙隐藏在栖霞山中,青松下生长着苍老的苔藓。
赏析:通过对古寺和松树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玲珑刻千佛,石骨灵不顽。
注释:这座山峰上的石头上雕刻着无数佛像,石头的质感非常坚固,不会磨损。
赏析:赞美了石头的坚硬和佛像的精美。上有天开岩,镜平圜若环。
注释:山顶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岩石,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整光滑,周围环绕着一圈。
赏析:通过对岩石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从兹陟高顶,一览收人寰。
注释:从这里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人间世界。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高处美景的欣赏和对世界的向往。孙吴事业荒,南渡衣冠孱。
注释:孙权、周瑜的事业已经衰落,南宋时的官员们也显得软弱无能。
赏析: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词客吊兴亡,动云清泪潸。
注释:文人墨客们在哀悼兴亡之际,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
赏析:揭示了文人对历史的敏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探怀发深趣,此事天宁悭。
注释:打开心胸探索其中的深层含义,但这些事情上天是不会吝啬的。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天命的看法。如何雷同声,万口若是班。
注释:为何大家对此雷同的声音如此推崇,以至于万人齐声称赞。
赏析: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某种观点或言论的盲目跟风现象。我友诗力健,清奇写峥潺。
注释:我的朋友诗歌才力强健,他的诗作清新奇特,充满韵味。
赏析:赞扬了友人的才华和诗歌风格。好风飒然来,满眼除榛菅。
注释:一阵清风吹来,满眼望去都是茂盛的草木,没有了杂草。
赏析: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舒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按诗记年月,我在蛮溪湾。
注释:按照这首诗的内容记录下创作的时间地点,当时我就在蛮溪湾。
赏析:诗人以时间为线索,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经历。重披一幅图,点染纷斑斓。
注释:重新观赏这幅画,发现色彩斑斓、层次丰富。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细节的欣赏和对自己创作的自豪。杖藜者数辈,风骨俱珊珊。
注释:拿着拐杖的老人好几个,他们的风度都很坚韧不拔。
赏析:通过观察老人的形象,传达出对老年人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失同游,怅望空往还。
注释:同时失去了许多朋友,只能空自怅惘回望着过去的时光。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凭君添一叶,置我烟波间。
注释:希望你能在这片烟波浩渺的水域中为我增添一片树叶。
赏析:诗人以诗意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