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计水边多,不唱樵歌唱棹歌。
蜑子裹头长泛宅,珠娘赤脚自凌波。

查慎行在《珠江棹歌词四首其一》中表达了对水乡生活的深情与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解读:

  1. 诗句解读
  • “一生活计水边多”:描绘了当地人民生计主要依赖水路,生活节奏与河流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顺应自然、与水为邻的生活态度。
  • “不唱樵歌唱棹歌”:反映了渔民们不再以打柴为生,而是转而以划船为业,反映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的转变。
  • “蜑子裹头长泛宅”:描述了蜑民(即水上居民)头戴斗篷,常在水上漂泊,形成了独特的居住方式。
  • “珠娘赤脚自凌波”:形容珠娘(可能指渔女)赤着脚在水中轻盈行走,体现了她们与水亲密无间的关系,以及她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1. 译文
  • “一生活计水边多”:每天的生活都与水相关,从打柴到划船。
  • “不唱樵歌唱棹歌”:不再依靠传统农耕,而转向水上贸易。
  • “蜑子裹头长泛宅”:蜑民头戴斗篷,常在水上漂流。
  • “珠娘赤脚自凌波”:珠娘赤脚行走,如同水中仙子。
  1. 赏析
  • 反映社会变迁: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而且反映了由农耕向水上贸易转变的历史过程,展现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变迁。
  • 展现地域特色:通过对蜑民和珠娘的描述,诗人展示了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珠江三角洲的独特魅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深情地表达了对水边的依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查慎行的《珠江棹歌词四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写珠江三角洲地区渔民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珠江三角洲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变迁,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