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群红白隔窗纱,么凤飞来罥鬓鸦。
老眼自看还自笑,种花犹种女儿花。
【注释】
凤仙:一种花的通称,又名百日红、大红花。
群群红白隔窗纱:形容凤仙花的颜色红白相间,如同隔着窗纱一样。
么凤飞来罥(quān)鬓鸦:么凤是一种鸟,其鸣声似“凤”,这里指凤仙花。髻上结着的发饰,形状像一只鸟在飞翔,故称“飞来”。一说,“么”是古乐府旧题。
老眼自看还自笑:眼睛已经花了,却还要看着花儿。
种花犹种女儿花:把花儿种在心里,就像把女儿种在心里。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诗人当时已六十余岁,但仍保持着青春的心情和对生活的热情,他以满腔热情歌颂了春天的美景。前两句描写凤仙花的鲜艳色彩;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春光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通俗而优美。
首句“群群红白隔窗纱”,描写了一幅绚丽的画面:红色的花朵,白色的花瓣,像一团团红云、白雾般地映照在窗户的纱帘上。这是对凤仙花色彩的形象描绘,也是诗人观察细致、善于捕捉事物特点的结果。“么凤”一词,既指凤凰鸟,又指这种花的名字。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这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次句“么凤飞来罥(juǎn)鬓鸦”,进一步描绘了鸟儿的动态。“么凤”即凤凰,是吉祥的鸟儿。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不时地发出美妙的歌声。当它们飞临窗前时,便落在了人们的发髻上,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这里的“罥”(quán)指鸟嘴挂住发丝,形象地描绘出了鸟儿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句“老眼自看还自笑”,则是诗人对自己眼神的变化进行了描述。虽然年事已高,但诗人仍然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心态。他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不仅欣赏它们的美,还忍不住要笑出声来。这反映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末句“种花犹种女儿花”,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之情。他将花儿种在自己的心田里,就像把女儿也种在自己心里一样。这种情感是纯真的、美好的,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美好寄托。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热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去追求美好、去感受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