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昨曾充侍从班,如今视息愧投间。
起居路隔千官外,顶踵恩深廿载间。
弓是乌号惊忽堕,髯随龙去杳难攀。
伤心枕上春明梦,仿佛犹疑觐圣颜。

【注释】

  1. 十二月初四日:即十二月初三日。
  2. 恭闻:恭敬地听到,表示尊敬和重视。
  3. 大行皇帝:指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的尊号)。十一月十三日宾天:指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三日逝世。
  4. 诏使未至,小臣病废家居:指诗人因病未能随从皇帝前往灵堂,在家中病废,不能为皇帝送终。
  5. 不敢草草成服:不敢轻易地穿着丧服,表示对皇帝的忠诚和悲痛之情。
  6. 抢地呼天:形容极度悲痛时的动作。
  7. 悲哀欲绝:形容极度悲伤到无法抑制的程度。
  8. 旋复收召魂魄:迅速恢复精神,准备为皇帝送终。
  9. 赋挽歌四章:创作了四首悼念皇帝的挽歌。
  10. 自述衔恩负痛之私:自己诉说对皇帝深厚的感激之情和因失去皇帝而产生的痛苦之情。
  11. 帝德皇猷(yóu)充浃宇宙:皇帝的功德和智慧充满了整个宇宙。
  12. 详于记注:详细记载,记录。
  13. 千古为昭固非草莽芜词所能形容万一也:这千年的历史将永远被记载着,这绝非平庸浅薄的话语所能表达出来。
  14. 其四:这是第四篇挽歌的内容,与前三篇不同,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译文】
十二月初四日,我恭敬地听到您在十一月十三日去世的消息,但诏书还没有到达,我因病在家病倒,不能随从您前往灵堂,内心感到惭愧和惶恐。
我曾在侍奉您的日子里,现在却只能看到您的遗像,感到十分惭愧和遗憾。
您曾用弓射箭,箭矢突然坠落;您那飘逸的头发和胡须已经消失多年,我再也见不到了。
每次想起您在梦中出现的情景,都让我伤心不已,仿佛又见到了您慈祥的面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皇帝去世后所作的四首挽歌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感受和对皇帝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皇帝的怀念和悲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