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名事大敢轻论,忽听纶褒下紫阍。
两字克当何愧色,九原可作讵孤恩。
本师君不忘胡震,受业人终笑孔璠。
却望寝门遥破涕,借将朝典慰吟魂。
【诗句释义】:
- 易名事大敢轻论:改变姓名,大事可大胆议论。
- 忽听纶褒下紫阍:忽然听到皇上的嘉奖,下到紫禁城门前。
- 两字克当何愧色:只有两个字就能担当得起,还有什么惭愧呢?
- 九原可作讵孤恩:在九泉之下可以作证,难道是辜负了皇上的恩情吗?
- 本师君不忘胡震:我的父亲老师没有忘记胡震的教诲。
- 受业人终笑孔璠:接受学问的人最终嘲笑孔璠。
- 却望寝门遥破涕:遥望宫门,忍不住流下泪水。
- 借将朝典慰吟魂:借用朝廷的礼仪来安慰自己的诗歌灵魂。
【译文】:
改变姓名,大事可大胆议论。
忽然听到皇上的嘉奖,下到紫禁城门前。
只有两个字就能担当得起,还有什么惭愧呢?
在九泉之下可以作证,难道是辜负了皇上的恩情吗?
我的父亲老师没有忘记胡震的教诲。
接受学问的人最终嘲笑孔璠。
遥望宫门,忍不住流下泪水。
借用朝廷的礼仪来安慰自己的诗歌灵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知自己被任命为文端公后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获得此荣誉的感慨之情。诗中“易名事大敢轻论”一句表明了作者对于改变自己的名字并参与政事的勇气和自信,而“忽听纶褒下紫阍”则描绘了他听到皇帝嘉奖时的惊喜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皇帝给予的殊荣表示感激,“两字克当何愧色”,诗人认为只有两个字就能担当得起这样的荣耀,因此并不觉得有什么愧疚。“九原可作讵孤恩”,诗人更是表达了自己在九泉之下也能为皇上的恩情所证明的决心,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感恩之心。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了父亲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接受学问时受到的嘲笑,这些都反映出他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反思。最后的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进行总结,他希望借助朝廷的礼仪来安慰自己的诗歌灵魂,表达出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