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提游更招提宿,四五人添八九人。
自有此山无此会,勿论谁主复谁宾。
灵泉怪石供幽赏,煦日和风应小春。
知是它生缘境在,每逢佳处辄逡巡。
【注释】
立冬后二日: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冬”,立冬后第二天。
座主宗伯公:指宗室的长辈,此处是作者自谓,因他是官至宗人府左侍郎的官员,故称座主。
晚研梅溪枉过村居:指宗潢在冬天去梅花溪村舍拜访作者。晚研,晚上饮酒。梅溪,作者的号。枉(wǎng)过,拜访。村居,作者家。
次日:指第二天。
移榻:搬到别人家中暂住,此处指宗潢到妙果山房暂住。
菩提寺:位于今北京西山的一座古寺庙,作者曾于其下居住、读书。
招提游,招提宿,四五人添八九人:意思是说,宗潢来到妙果山房,与作者共游。“招提”是梵语“招提”(意为“寺院”)的汉语音译,这里指佛教寺院;“宿”为住宿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邀请宗潢一同游玩,四五人加上八九人,一起游览。
自有此山无此会:意思是,这个山里的人没有见过这样的机会。这一句中,“此山”指妙果山,“会”指聚会。
勿论谁主复谁宾:意思是不论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主”,主持,领导的意思;“宾”,宾客的意思。
灵泉怪石供幽赏:意思是灵泉和怪石供人欣赏。“灵泉”指的是山中的泉水,“怪石”是形状奇特的石头。
煦日和风应小春:意思是温暖的阳光和和风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风”是温暖宜人的风,“小春”是春天的开始。
知是它生缘境在:意思是知道这是另一个生命的缘分在于这个地方。“它生”是指其他生命体,“缘境”是指环境或缘分。
每逢佳处辄逡巡:意思是每当看到美好的景色就会驻足观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每次看到美景都会驻足观赏。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家居期间,他邀同宗人宗潢游历妙果山房,并写下了四首七言绝句。其中第三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秀美的自然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思考,使得整首诗歌既有外在景物的描绘,又有内在情感的抒发,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