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鹊声中客款门,画船衔尾泊篱根。
扫除黄菊荒芜径,映带丹枫䆉稏村。
半月先期传父老,一家喜气到儿孙。
海山不尽东南望,登陟应须次第论。
注释:
乾鹊声中客款门,画船衔尾泊篱根。——在寒风凌厉的初冬时节,宗伯公带着客人来到我的家门前,画舫缓缓地停在篱笆旁边。
扫除黄菊荒芜径,映带丹枫䆉稏村。——我扫清了菊花凋零的小径,映衬着丹枫的艳丽。
半月先期传父老,一家喜气到儿孙。——半个月前,我就已经把好消息告诉父亲和乡邻,现在大家都很高兴。
海山不尽东南望,登陟应须次第论。——我登上妙果山房,俯瞰整个东南的海景,然后开始谈论登顶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立冬后第二天,与晚辈一同游览村庄、寺庙时所写。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首句“乾鹊声中客款门,画船衔尾泊篱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这时,宗伯公带着客人来到了我的家门口,他们乘坐的画船停泊在篱笆旁边。这两句诗以大自然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颔联“扫除黄菊荒芜径,映带丹枫䆉稏村。”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景色。诗人用“扫除”二字来形容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投入,他不仅清扫了枯萎的黄菊,还清理了荒芜的小径,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他也不忘欣赏周围的美景,用“映带丹枫䆉稏村”来形容周围红叶满山的景致,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半月先期传父老,一家喜气到儿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氛围。在这半个月前,我就已经向父亲和乡邻传达了好消息。现在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纷纷来到我的家中,分享这份快乐。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也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尾联“海山不尽东南望,登陟应须次第论。”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站在妙果山房的高台上,他俯瞰着整个东南的海域,心中充满了对大海的敬畏和向往。他开始谈论登顶的道理,思考如何更好地攀登高峰,实现自己的理想。这表明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他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乡村景色和氛围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人生感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