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梅边小瓣香,雨馀出焙胜旗枪。
茶人预入前宵梦,茗使旋分细色纲。
水态花情论臭味,鬓丝禅榻借风光。
开笼未敢轻煎点,待瀹清泉自在尝。

【注释】

张研斋前辈:张大临。梅花片茶:一种以梅为原料制成的茶,因片状如梅花而得名。

摘得梅边小瓣香,雨余出焙胜旗枪。

摘取梅枝上细小的嫩芽,经过雨水的洗涤,茶叶更加清香。

茶人预入前宵梦,茗使旋分细色纲。

茶人们预先进入梦乡,准备迎接这清晨的清茶。

水态花情论臭味,鬓丝禅榻借风光。

茶水的形态和花的情韵可以分辨出不同的品质,僧人在禅房中借助窗外的景色来欣赏。

开笼未敢轻煎点,待瀹清泉自在尝。

打开茶壶盖的时候,我不敢轻易地用沸水冲茶,因为我知道清泉水是最佳的伴侣。

【赏析】

此诗写诗人品茶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全诗以“茶”为线索,从采摘、制作到烹煮,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诗人对茶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茶的观察和体验,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摘得梅边小瓣香,雨馀出焙胜旗枪。”描绘了诗人在梅林中精心挑选出梅边的小嫩芽,经过雨水的洗涤变得更加清香的过程。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即要用心去品味每一个瞬间的美好。

颔联“茶人预入前宵梦,茗使旋分细色纲。”则进一步揭示了茶与人生的紧密联系。诗人认为,茶人需要像梦中人一样沉浸在茶的世界里,而茶本身也在不断地演变着,如同细线般不断展开。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专注,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颈联“水态花情论臭味,鬓丝禅榻借风光。”则是诗人对茶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的描述。他观察到茶水的形态与花朵的颜色相呼应,这种美不仅来自茶本身,还有窗外的自然景观。通过这样的观察,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禅宗修行的追求。

尾联“开笼未敢轻煎点,待瀹清泉自在尝。”则是对整个品茶过程的总结。诗人表示,在品尝茶叶之前,他不会轻易地使用沸水,因为他知道只有清泉水才是最适合的伴侣。这反映了诗人对品茶之道的深刻认识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把握。

这首诗通过对茶的观察和体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关于品茶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