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半散天南北,懒到今年不作诗。
老去故应朋旧少,重游兼感岁时移。
孤亭窄似维摩室,秋水宽于阿耨池。
却被居僧嗤冷落,主人来早客何迟。

秋日江亭雅集有怀旧游寄晚研沧洲西谷篑斋鹿原天农及家德尹得迟字

酒徒半散天南北,懒到今年不作诗。

老去故应朋旧少,重游兼感岁时移。

孤亭窄似维摩室,秋水宽于阿耨池。

却被居僧嗤冷落,主人来早客何迟。

【注释】

  1. 酒徒:嗜酒的人;泛指朋友。
  2. 天南北:指天地之间,形容遥远。
  3. 老去:年纪大了。
  4. 故应:当然应当。
  5. 维摩室:即维摩精舍,是佛教禅宗的一座寺庙。
  6. 阿耨池:古印度的一条大河,又名鸯竭罗河,流经印度北部。
  7. 居僧:住在庙里的和尚。
  8. 主人:这里指作诗的人(诗人)。
  9. 德尹:人名。作者的朋友、同乡或同僚。
  10. 迟字:诗题一作《秋日与友人饮江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之作。酬答之作,一般是对对方所出的题目有所领会,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作答的。这首诗,从题目看是酬答秋日与友人在江上饮酒的,但仔细玩味诗意,它实际上是诗人在怀念当年与友人在江边畅饮时的情景。
    前四句是写景。“酒徒半散天南北,懒到今年不作诗。”诗人说酒徒已经散去大半,而自己则懒得作诗。这两句看似闲散无谓,实则蕴含着无限感慨。因为“酒徒”二字暗含着当年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心情,如今却只能独自饮酒,怎能不伤感?“老去故应朋旧少,重游兼感岁时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所以知音难觅,朋友更少了;又因年岁已高,所以重游旧地更觉时光易逝。这两联,诗人借景抒情,写出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伤感之情。
    接下来六句是写景。“孤亭窄似维摩室,秋水宽于阿耨池。”诗人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江亭,它狭窄得像维摩精舍一样;而那秋天宽阔的水面上,又比阿耨池还要宽广。“却被居僧嗤冷落,主人来早客何迟。”最后两句,写诗人看到江边的僧侣讥笑自己的孤寂,不禁感叹起自己的境遇来;又看到主人早早到来,而自己迟迟未到,不禁感到有些惭愧。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在说自己为何迟到,实际上却是在说自己为何如此落寞、失意。
    全诗以写景为主,中间穿插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伤感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更加深化了表达的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