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木求鱼又一奇,巧将法器付雕师。
空虚自与敲铿应,缓急都于梵呗宜。
响入松涛疑掉尾,枯逃世网赖犍椎。
凭谁悟彻前尘事,身是他山啄木枝。

紫沧:指白居易。

百声诗:唐代诗人元稹作《百韵歌》,有“紫沧吟罢百声绝”句。这里泛指各种诗体。

牢笼(láo lóng):束缚、限制。

冬至日独直西苑,心有所会偶拈四题兼寄灵隐谛辉高旻湘雨两禅师亦属并和其三:缘木求鱼又一奇,巧将法器付雕师。空虚自与敲铿应,缓急都于梵呗宜。响入松涛疑掉尾,枯逃世网赖犍椎。凭谁悟彻前尘事,身是他山啄木枝。

译文:

紫沧年,你出示了一首百韵诗,真是天壤间所有的声音都被他捕捉到。

缘木求鱼是又一种奇特的事情,巧妙地将法器交给了雕刻师。

空虚的地方自然与敲击的铿锵声相应,无论在何时何地,它都适合。

声音仿佛进入松涛中,让人怀疑是不是掉到了尾巴。

枯树逃避世间的网罗,依赖的是坚硬的斧头。

请告诉我,是谁能领悟这前尘的往事?我就像山林里的啄木鸟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紫沧年赠送给他的《百声诗》的回应。诗中以咏叹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首联“缘木求鱼又一奇,巧将法器付雕师。”意思是说,缘木求鱼是一种非常奇特的方法,巧妙地将法器交给了雕刻师。这里的“缘木求鱼”是一个成语,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反而弄巧成拙。而“巧将法器付雕师”则是指巧妙地将法器交给了雕刻师。这里的“雕师”指的是雕刻师,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木头雕刻成各种形状,供人们欣赏。

颔联“空虚自与敲铿应,缓急都于梵呗宜。”意思是说,空虚的地方自然与敲击的铿锵声相应,无论在何时何地,它都适合。这里的“虚空”是指空旷的地方,而“铿锵”则是指敲打的声音。这里的“梵呗”是指佛教的念诵之声,通常用于修行或祈祷。

颈联“响入松涛疑掉尾,枯逃世网赖犍椎。”意思是说,声音仿佛进入松涛中,让人怀疑是不是掉到了尾巴。这里的“松涛”是指松树的树叶随风飘落时发出的声音,而“掉尾”则是指树枝断裂后发出的声音。这里的“世网”是指世俗的纷争和纠葛,而“犍椎”则是指用石头制成的工具,用来敲打树木。

尾联“凭谁悟彻前尘事,身是他山啄木枝。”意思是说,请告诉我,是谁能领悟这前尘的往事?我就像山林里的啄木鸟一样。这里的“前尘事”是指过去的往事和经历,而“啄木枝”则是指啄木鸟用嘴巴啄击树木的行为。这里的“他山”则是指其他的地方或人。

整首诗通过对法器与雕刻师的关系进行描绘,表达了对法器制作工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声音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