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琢玉记同编,古制难从磬氏传。
小雨泠泠晨洒竹,孤灯袅袅夜浮烟。
军持老衲腰同折,香积空厨室并悬。
最忆山堂秋讲罢,一声清彻似巴蝉。
紫沧和百声诗凡天壤间有声之物无不入其牢笼和之不胜和也冬至日独直西苑心有所会偶拈四题兼寄灵隐谛辉高旻湘雨两禅师亦属并和其二
紫沧是作者的别号,他与友人一起编选了《百声诗》。古人认为磬(qìng)是天地万物的节拍器,但范金琢玉的诗歌却不能与之相比。
小雨淅沥地洒在竹子上,晨钟暮鼓在夜晚飘荡着烟雾。
军中的老和尚因疾病而不能行动,香积寺的僧人空手而返。
最让我怀念的是秋天的时候,山堂讲学结束后,我听到了一声清彻如巴蜀的蝉鸣的声音。
【注释】
紫沧:作者的别号,这里指诗人自己。
百声诗:指《百舌吟》,即《百舌歌》。
天壤:天空和土地。
牢笼:拘囚。
和:和谐。
冬至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冬季的一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独直:单独值班。
西苑:唐代宫苑名。
心有所会:心中有所领会。
拈:选择。
老衲:出家人。
腰同折:指因病不能行动。
香积空厨:指香积寺的僧人因生病而返回家中。
香积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建于隋代,初名“大兴善寺”。唐玄宗时改名为香积寺。
山堂:指讲学的地方,位于山上。
秋讲罢:指秋季讲学结束后。
巴蝉:即蜀蚕,产于四川一带,声音清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苑值班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诗人看到天下所有的声响都会进入磬的节拍中,但他却无法与之相比;颔联写清晨的小雨淅沥而下,夜幕下的钟声在空气中飘荡;颈联写由于疾病的原因,军中的老和尚不能行动,香积寺的僧人因为疾病而回到自己的家中;尾联写诗人对于秋天讲学结束后的所见所闻,最让他怀念的是秋天讲学结束后,他听到了一声清亮的像蜀蚕一样的声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