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渐入苦寒乡,喜见汤泉涌道旁。
自觉温能回黍谷,或云下必有砂床。
波痕消尽冰霜气,石髓流为草木香。
便作解衣盘礴地,暂时休浣也清凉。

【注】“木克”指“木石相克”,即“木石不相投”。

带:山名。西:向西。苦寒乡:极冷的地方。黍谷:指禾苗。砂床:指石床。波痕:指水的痕迹。

消尽:完全消除。

解衣盘礴:原指脱去衣服,倚靠在石头上休息,这里指在清凉的地方休息。

赏析:

首句中的“木克”是指“木石相克”,即“木石不相投”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向西行走十八里后到达山下,发现了汤泉。这里的“木克”可以理解为“山石克制”,也可以理解为“树木克制”,即诗人在寒冷的环境中找到了温暖的温泉。

诗人描述了他向北行进时逐渐进入苦寒之地的情景。这里提到了“汤泉涌道旁”,意味着温泉从山间涌出,流淌在道路两旁。这里的“温能回黍谷”可以理解为温泉的热量能够使禾苗重新生长,也可以说是温泉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和生命力。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温泉的喜爱之情。他认为温泉能够使人感到舒适,甚至认为温泉中可能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需要下到温泉中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魅力。这里的“或云下必有砂床”可以理解为诗人认为温泉下面可能存在一块特殊的石头,这块石头能够吸收并储存温泉中的热量,使得温泉更加温暖和舒适。同时,这也暗示了温泉中可能蕴含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带来健康和长寿。

诗人描绘了温泉周围的景色。他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泉水,听到了水流的声音,感受到了水的温度和质感。这些细节都展现了温泉周围自然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之中。

最后一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在这片清凉之地好好休息,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压力。这不仅仅是对温泉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