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纹练练溜涓涓,似有鸣琴出响泉。
松磴晓含三尺雪,石床秋语七条烟。
声希不信人间有,悟彻原非指上传。
莫听鼓鼙思将帅,清音今属好山川。
注释:
弹琴峡:指长江三峡中瞿塘峡的一段,长约10千米。在重庆奉节县境内,东起巫山县小三峡,西到白帝城。两岸峭壁高耸,山岩重叠,江水湍急,舟行十分艰险。因有著名的白帝城而闻名。
沙纹练练溜涓涓:形容江水清澈见底。沙纹,水流过河床上留下的细长痕迹;练练,形容水流的流动状态。涓涓,指细小的水波或水流。
鸣琴:比喻美妙的琴声。
松磴晓含三尺雪:形容山崖上的松树枝叶被晨露打湿,像覆盖着一层雪。磴,石阶。
石床秋语七条烟:形容岩石上布满了苔藓,如同一块石头上的床铺。秋语,秋天的声音,这里指岩石上生长着的苔藓发出的声音。七条烟,用来形容苔藓的颜色。
声希不信人间有:意思是听到这样美妙的琴声,让人不相信这是人间所能听到的声音。
悟彻原非指上传:意思是领悟到了这种琴声的本质,原来它并不是指传上来的。
莫听鼓鼙思将帅:意思是不要再听那些战鼓和军号声来想念将帅了。
今属好山川:这里的“属”字是归属的意思。意思是如今这些美好的山水都是你的了。
赏析:
这首绝句是一首描写三峡风光的诗作。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他深深的热爱之情。
首句“沙纹练练溜涓涓”,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流水比作一位练功的女侠,她矫健地穿梭在峡谷间,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宛如一曲优美的乐曲。
次句“松磴晓含三尺雪”,诗人又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悬崖边的松树比作一位身披白色斗篷的女子,她伫立在寒风中,静静地欣赏着峡谷中的美景。
第三句“石床秋语七条烟”,诗人再次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岩石比作一位古老的文人,他坐在石床上,吟咏着秋天的乐章,那声音仿佛化作了七条飘渺的烟雾。
末句“声希不信人间有”,诗人感慨万分,他感叹这样的美妙之声竟然存在于世间,但又觉得难以置信。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活泼,既表现了对三峡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