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桓左界接辽阳,千里中开雉兔场。
边户生涯资射猎,天家瓯脱变耕桑。
风驰属国东西尉,化被诸蕃部落王。
丰草长林皆禁籞,遥看直北是龙荒。
【诗句释义】
八月初六,在唐山营出发,开始进入大漠。
兴桓左界接辽阳,千里中开雉兔场。
边户生涯资射猎,天家瓯脱变耕桑。
风驰属国东西尉,化被诸蕃部落王。
丰草长林皆禁籞,遥看直北是龙荒。
【译文】
八月六日,从唐山出发进入蒙古草原。
兴桓左界接辽阳,千里中开雉兔场。
边民生活以射猎为生,天子的封地也变成了耕种之地。
风驰疾驶,巡视各属国和地方官员,教化遍及各个部落的君王。
长满丰草的森林都禁止砍伐,远远望去,直向北边是辽阔的龙荒之地。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大漠中的景象和对大漠的向往。首句“八月初六日发唐山营初入蒙古界”点明出发时间,地点是唐山营,进入的是蒙古草原。第二句“兴桓左界接辽阳,千里中开雉兔场。”描绘了蒙古草原广袤无垠,中间有一片狩猎场所,表达了作者对狩猎生活的向往。第三句“边户生涯资射猎,天家瓯脱变耕桑。”表达了边民的生活与天子的封地有所不同,天子的封地也变成了耕种之地,反映了作者对这种变化的思考。第四句“风驰属国东西尉,化被诸蕃部落王。”描绘了巡视各属国和地方官员的情景,体现了朝廷的影响力。最后一句“丰草长林皆禁籞,遥看直北是龙荒。”描绘了长满丰草的森林,远处望去,直向北边是辽阔的龙荒之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