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景运翊佳辰,紫极传来诏旨新。
双阙倚天晴带雪,千门衔日晓除尘。
金炉香引朝元路,银烛光分待漏人。
亲见尧萱初吐叶,龙飞四十二年春。
这首诗是元代王冕的作品,描写了癸未(明朝洪武二年)元旦在乾清宫举行的早朝情景。
全诗如下:
三阳景运翊佳辰,紫极传来诏旨新。
双阙倚天晴带雪,千门衔日晓除尘。
金炉香引朝元路,银烛光分待漏人。
亲见尧萱初吐叶,龙飞四十二年春。
注释:
- 三阳:指春季的太阳,春天有三个季节,因此叫“三阳”。
- 景运:指国家的运势。
- 翊:辅助,辅佐的意思。
- 紫极:指天上的紫微星,是皇帝的象征。
- 诏旨:皇帝的命令。
- 双阙:指皇宫的两座门楼,也称为阙。
- 晴带雪:形容天空晴朗,但还有雪花飘落的景象。
- 含日:形容城门高耸入云,好像要遮住太阳一样。
- 金炉:古代的一种铜制香炉,用金银等贵重材质制成。
- 香引:引导人们去拜祭的地方或者场所。
- 朝元路:早晨到朝廷的路。
- 银烛:银色的蜡烛。
- 分:分开。
- 尧萱:尧帝和萱草,都是古人用来象征美好的东西。
- 龙飞:指帝王即位,如同龙升天般壮观。
- 四十二年春:从明朝建立到现在已经过了四十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初期的政治景象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展示了国家繁荣昌盛、皇权至上的局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局面的个人情感和认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了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也有细腻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元朝初期的盛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