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早受多男累,得子中年未算迟。
一恸竟成千古痛,十年重续四殇诗。
孩提长养原非易,老大生存只自悲。
借取刘郎诗作谶,一枝吹折又生枝。
德尹止生一子,名之曰阿愿。六岁而殇。三诗哭之,其三也。
【注释】:德尹:指郑穆公,字子驷,春秋时郑国大夫,郑文公之子。止:语词,用于句首。一子:一个儿子。初生:刚刚出生。余名:小名。之:代词,指“阿愿”。曰:说。阿愿:小名,即下文的“阿愿”。
吾生早受多男累,得子中年未算迟。
【注释】:早:在年轻时。累:负担。得子:得到儿子。中年:三十岁。未算迟:不算晚。算:认为。
一恸竟成千古痛,十年重续四殇诗。
【注释】:恸:极度伤心,悲痛欲绝。竟:竟然。千古:千年。痛:悲伤。重续:又续作。四殇诗:指《诗经·邶风·柏舟》中的“母苦儿未见,见辄瘦,终夭天年,何辜于天?”这首诗写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担忧,儿子因母亲的忧伤而夭折。
孩提长养原非易,老大生存只自悲。
【注释】:孩提:指儿童时代。长养:抚养、养育。原:本来。非易:不那么容易。老大:年纪大的人。只:只是。自悲:自己感到悲哀。
借取刘郎诗作谶,一枝吹折又生枝。
【注释】:刘郎:指三国时期蜀国的刘备,字玄德。谶:预示、征兆。一枝:比喻孩子,这里指自己的孩子。
译文:
我生下的孩子是众多男性中的一个,他刚刚出生的时候,我就给他起名叫阿愿。这个刚满六岁的孩子突然去世了。我为他写的三首哀悼诗,就是其中第三首。
【赏析】:
这首悼亡诗是郑穆公为他的长子阿愿所写的,阿愿是郑穆公和夫人所生的儿子。郑穆公一生共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子早逝,只剩下一个阿愿,所以郑穆公对阿愿十分珍爱。郑穆公去世后,阿愿也死了。郑穆公的妻子非常悲痛,写了三首诗来哀悼阿愿。这三首诗分别是《硕人》、《燕燕》和《日月》。《硕人》是一首赞美女性美貌的长篇史诗,歌颂了她美丽动人的容貌。《燕燕》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长篇叙事诗,歌颂了他们相爱的幸福。《日月》则是一位妻子为丈夫写下的挽歌,表达了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痛。郑穆公的夫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儿子,也写下了三首诗歌来哀悼阿愿的离去。这组悼亡诗共七首,每首都充满了深深的哀痛之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深深怀念。
此诗是郑穆公夫人悼念儿子阿愿的一组诗歌,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郑穆公生前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已经去世,只有阿愿活了下来。郑穆公去世后,阿愿也不幸夭折。郑穆公夫人对此深感悲痛,写下了这三首悼念儿子的诗歌。这三首诗歌分别描绘了郑穆公夫妇对阿愿的爱恋、思念以及对其离世的悲痛之情。